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野外进行生物调查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边调查边记录
B . 将好看的花草带回家种植
C . 把看到的马蜂窝戳下来
D . 嗅赏奇花,品尝异果
2、鸭是一种比较耐寒的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光
B . 温度
C . 水
D . 空气
3、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都能运动
B .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都有细胞结构
D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A .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 . 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
C . 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 . 一群蚂蚁将蝗虫尸体搬回巢穴
5、下列调查活动最适采用合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
A . 某班同学的业余爱好
B . 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
C . 全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
D . 我校教师男女比例
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说法是( )
A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遗传变异
B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长繁殖
8、对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 )
A .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因素
B . 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因素
C . A和B的总和
D . 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它蝗虫
9、香蕉不能在北方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活和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光
C . 温度
D . 土壤的酸碱度
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黄河
B . 黄河里所有植物
C . 黄河里的所有动物
D . 黄河江里的所有生物
11、下列食物链写法正确的是( )
A . 阳光→水稻→蝗虫→青蛙
B . 水稻→蝗虫→青蛙
C . 蝗虫→青蛙→水稻
D . 水稻→青蛙→蝗虫
12、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是( )
A . 蛔虫
B . 小麦
C . 蘑菇
D . 阳光
13、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种环境( )
A . 缺光
B . 土壤贫瘠
C . 干旱
D . 低温
14、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15、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 )
A . 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植物
B . 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C . 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D .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生物学是研究 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3、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可以按照 特点,将生物归为植、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4、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 的。
5、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
6、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确定的变量是,应该设置 和 两种环境。
7、据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
(1)图中生产者是 ,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与鼠有关食物链有 条。
(2)请写出最复杂的一条食物链 。
(3)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中的 个体数量最多。若该环境封闭,在较短的时间内鹰大量减少,蛇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