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 S+O2 SO2 B . 2CO+O2 2CO2 C . 2H2+O2 2H2O D . CH4+2O2 CO2+2H2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 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搅拌易起泡沫    B .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 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6、下列净水方法中能使天然水变成纯净物的是( )
A . 加明矾    B . 过滤    C . 蒸馏    D . 吸附
7、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B . 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C . 虾青素由三个元素组成    D . 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8、某纯净物3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纯净物中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B . 该纯净物中含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C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11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分子数之比为7:6
9、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克)

30

5

10

15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克)

X

Y

20

20

A . 甲一定是反应物    B .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C . X+Y =20    D . 反应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1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碳酸钠      
(2)2个锌离子      
(3)3个硝酸根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和最高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很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发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铵 (NH4ClO4)作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4x↑+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   
(2)高氯酸铵(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磺2 g、硝酸钾3 g、炭粉4. 5 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钾、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制备和收集气体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装置B的优点有       

a. 无需加热,节约燃料                   

b. 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c. 便于随时添加液体                       

d. 便于制备大量的氧气

(4)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同时产生水和氯化钙。实验室用装置A和F制备和收集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关于氨气的推测中正确的有      

a. 氨气可用装置C收集                       

b. 氨气容易被水吸收


c. 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d. 氨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上表)。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 , 合理的解释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7克放在一起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8克。

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详细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