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初中2018-2019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2018秋学期姜堰区实验初中学情检测(一)(共20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玻璃破碎 B . 石蜡熔化 C . 食物腐败 D . 汽油挥发
2、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铁用于制炊具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金刚石用于划玻璃         D . 天然气用作燃料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粉末 D . 加热固体
4、下列仪器有磨砂的是 
A . 量筒 B . 烧杯 C . 锥形瓶 D . 广口瓶
5、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食醋 B . 冰水共存物 C . 加碘食盐 D . 酱油
6、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 . 高钙牛奶 B . 无磷洗衣粉 C . 无铅汽油 D . 无氟冰箱
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 铁生锈 B . 酿酒 C . 食物腐败     D . 蜡烛燃烧
8、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最好采用
A . 铁丝 B . 红磷 C . 木炭 D . 硫磺
9、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 建立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做出结论 D . 设计实验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 . 液态氧是淡蓝色 D .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1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加热铜绿,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蒸发食盐水”时,蒸发皿中的液体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 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除再熄灭酒精灯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

B

双氧水和水

观察颜色

加二氧化锰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后的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 .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 ④变红,③不变红 C .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5、硼纤维---含硼的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含硼纤维的新型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B .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C . 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D . 该反应表达式是: 氯化硼 + 氢气 硼 + 氯化氢
16、                 
(1)①用化学式填空: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常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是      

②下列化学反应中能有氧气生成的是       (填序号)。

A.煤燃烧

B.缓慢氧化

C.光合作用

(2)日常生活中的漏勺等工具是利用      (填操作名称)的原理使固液分离。
(3)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借助于        (填字母序号);

③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17、             
(1)将下列右行的“不良后果”的序号与左行的“不符合题意操作”对应填空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①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

B.试管外壁不干燥                          ②标签受腐蚀

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③加热时,试管破裂

A.        

B.         

C.         

(2)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 45° B. 90°  C. 2/3  D. 1/3  E. 0.1g  F. 0.01g

①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      ,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要与桌面成      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18、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F。则:
(1)A的俗名       , F的化学式      , D的用途       (写一点即可)。
(2)写出A与B混合得到C与D的符号表达式:       其中B起       作用,此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在实验室中,甲同学想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2)乙同学用B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的药品是       和      (写名称),发现该装置有一处不符合题意: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为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他还应将B装置中的某仪器改为      (填仪器名称),  如果用F装置收集CO2 , 则CO2      端进入(填“a”或“b”)。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氨水。小美同学利用加热氯化铵(NH4Cl)固体和氢氧化钙 [Ca(OH)2] 固体生成氯化钙(CaCl2)、氨气和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她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20、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      (填物质名称),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
(3)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造成的实验缺陷有:①测定结果不准确;

      

(4)【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      (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

(5)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      (填一物理性质)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6)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32mL处;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      mL(填整数)刻度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初中2018-2019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