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6 常用电热器(第4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6小题)
1、某同学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四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洗衣机
B . 电脑
C . 电风扇
D . 电饭锅
3、计算电流通过电风扇产生的热量,下面公式选用正确的是( )
A . UIt
B .
t
C . I2Rt
D . 前面三个都可以

4、有三个用电器,其中一个是“220 V 80 W”的电风扇,一个是“220 V 60 W”的白炽灯,另一个是“220 V 60 W”的电烙铁,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比较这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
A . 电风扇最多
B . 白炽灯最多
C . 电烙铁最多
D . 一样多
5、一根电阻丝的电阻是10欧姆,通过2安的电流时,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 焦。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R2的阻值为30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求:
(1)电源电压U;
(2)通电100秒电流通过电阻R2产生的热量。
二、中档题(共8小题)
1、电流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情况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 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
B . 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C . 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D . 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
2、将两根电阻丝R1、R2分别插入甲、乙两瓶等量煤油中,串联接入电路,R1∶R2=2∶5。通电一段时间后,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 . 2∶5
B . 5∶2
C . 4∶25
D . 25∶4
3、电热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流的 效应,电炉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强度是2安,它两端电压是220伏,在 10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 焦。
4、一个标有“220 V 500 W”电热器,在额定电压下使用12分钟,产生的热量是 焦。
5、甲、乙两只电炉标有“220 V 500 W”和“220 V 1 000 W”字样,把它们串联在220伏的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6、如图所示为一电热饮水机的电路简图,其额定电压为220伏,具有“加热”“保温”两种功能,对应功率分别为400瓦和40瓦。当开关S1、S2均闭合,饮水机处于 (填“保温”或“加热”)状态,R1的阻值为 欧姆。
7、某电热水壶部分参数,额定电压220伏,额定功率模糊不清,容积1升,加热效率90%,在额定电压下,将满壶水从10 ℃加热至沸腾(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时5分钟,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焦,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是 瓦。[c水=4.2×103焦/(千克·℃)]
8、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1)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3)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 进行对比。
材料 | 铜 | 铝 | 钨 | 镍铬合金 |
电阻(欧) | 0.0175 | 0.029 | 0.053 | 1.0 |
(4)要进一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电流是否有关,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允许改变元件位置,更换元件等,只要求写出一种)。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如图是小金研究电动机转动是否对小灯泡的亮度有影响的电路图。开始小金先抓住转轴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接着放开转轴让电动机转动,继续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已知:小灯泡的电阻为R,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电源电压为U)。由此请你回答:
(1)在电动机未转动时,t时间内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填写表达式)。
(2)在电动机转动时,电流所做的功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3)小金判断电动机转动后小灯泡会更亮,你认为小金的判断正确吗?并根据学过的知识给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