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1、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开始了缓慢的和平历史进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影响着和平的进程,这些问题中关键的是(   )


A .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B . 耶路撒冷问题        C . 宗教信仰问题 D . 领土间的争执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四次中东战争,正确的是(  )

①六日战争  ②巴勒斯坦战争  ③十月战争  ④苏伊士运河战争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④①③
3、美苏等大国对中东地区的介入使以阿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美苏等大国介人中东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 该地区的动荡危及了世界和平 B . 中东战争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 C . 争夺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D . 中东战争损害了两国利益
4、主要大国纷纷涌入中东地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 )

A . 维护世界和平 B . 保护犹太人的安全 C . 实施战略控制 D . 同情阿拉伯人
5、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B .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是1956年埃及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C .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D . 1973年10月,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战争,打响“十月战争”
6、“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948年到1973年间,先后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下列各项中,属于这4次中东战争的共性的是(  )

A . 西方大国都没有直接参战 B . 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 C . 阿拉伯国家都运用了石油武器 D . 阿拉伯国家都损失了大片领土
7、有一场战争被称为大漠闪电战,也被称为“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埃及在苏联支持下首先打响第一枪 B . 以色列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 C . 这场战争持续6天即告结束 D . 阿拉伯国家遭到惨败
8、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

A . 埃及和叙利亚的联合对以色列的威胁 B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C . 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以维护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利益 D . 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9、阿拉伯国家发现自己有了和西方对抗的有力武器,并以此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这是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


A . 第一次中东战争 B . 苏伊士运河战争 C . “六日战争” D . “十月战争”
10、1973年,阿拉伯国家宣布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这次禁运的影响有(  )

①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②显示了产油国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 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直接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1、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 . 以土地换和平 B . 按宗教地区分治 C . 大国协助解决 D . 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12、关于中东战争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阻碍了中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B . 通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 C . 以色列通过战争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D . 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恢复失地
13、第四次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次局部战争,这次战争产生的影响是

A . 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大部分土地 B . 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控制的残余 C . 引发了西方国家“石油危机” D . 阿以双方基本接受“土地换和平”的决议
14、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 )

A . 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B . 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C . 建立尊重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D . 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
15、下列各项中,正确反映了“欧共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点的是( )

A . 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 B . 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C . 曾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国的经济渗透 D . 探索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16、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

A . 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B . 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 . 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 . 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17、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萨达特总统是“和平的英雄”的是(    )

A . 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 . 发表“贝尔福宣言” C . 执行《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D . 签署“戴维营协议”
18、识读下图,下列哪位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  )

A . B . C . D .
19、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大环境走向缓和,阿以问题也出现了新的曙光。促使和平希望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

A . 联合国的调解 B . 阿拉伯国家的联合斗争 C . 美国的推动 D . 当地居民对战争的厌恶
20、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

A . 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得以解决 B . 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 . 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 . 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那场战争也是阿方的偷袭引起的:在这个以色列最神圣的节日(1973年10月6日的赎罪日),埃及军队暗渡苏伊士运河发动奇袭。以军在埃军出人意料的凶猛攻势前节节败退,但很快又以主动进攻反

败为胜。

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陡然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

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逃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

——《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东战争爆发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以巴之间、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问题,最终实现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和平共处。中国希望以巴尽快恢复谈判,恢复中东和平进程,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解决中东问题。„„在中东问题上,国际社会的参与十分重要。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义务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国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国际努力,也愿意为此作出贡献。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阐述中方关于

中东问题五点主张(2003年5月)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冲突的历史原因。材料中“土地换和平”的内容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为何派特使斡旋中东和平问题。

3、阅读下列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创立。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每年,该奖项的评选都令世人瞩目。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

请回答:

(1)请参照示例为萨达特写一句颁奖词和颁奖理由。

拉宾颁奖词:是战争英雄,更深知和平之可贵;“给和平一个机会”,推动巴以双赢。

颁奖理由:拉宾是以色列的杰出军事将领,曾为夺取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在出任以色列总理后致力于巴以和解,使中东和谈出现重大突破。

萨达特颁奖词:

颁奖理由:

(2)阿拉法特被称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一生命运多舛,为争取民族独立奋斗不息,请列举两例加以印证。

(3)萨达特与拉宾皆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中东和平之路举步维艰。展望未来的中东局势,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4、材料一 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

材料二 1997年美国国家安委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这些都为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5、阅读下关于中东战争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1967年组织和指挥了“六•五”战争,取得了夺取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西奈半岛和东耶路撒冷的“辉煌战绩”,成了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拉宾在1992年第二次出任以总理后积极致力于实现中东和平。1994年,他与佩雷斯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拉宾被右翼极端分子暗杀,终年73岁,成为以色列建国后第一位被国内反对势力暗杀的总理。

材料二: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宾在中东问题上主张的转变及其原因。

(2)你认为在目前阶段,拉宾所追求的中东和平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