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 .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 .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 .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 .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 .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 . 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 .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 . 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4、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5、小雪利用烧杯承载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杯的质量为40g B . 液体的密度为1.00×103kg/m3 C . 液体的密度为1.33×103kg/m3 D . 当烧杯中装有60cm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 . 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 . 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 .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7、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 50 mm3 B . 50 cm3 C . 50 dm3 D . 50 m3
8、在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和盐水(ρ盐水>ρ>ρ煤油)。关于三种液体液面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液面最高 B . 煤油的液面最高 C . 盐水的液面最高 D . 三个液面一样高
9、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质量为320 g,一个装满酒精后质量是280 g,那么(ρ=1.0×103 kg/m3 , ρ酒精=0.8×103 kg/m3)(   )
A . 瓶子的质量是100 g B . 瓶子的质量是40 g C . 瓶子的容积是200 mL D . 瓶子的容积是280 mL
10、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2.7×103 kg/m3 , ρ=8.9×103 kg/m3)(   )
A .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C . 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 . 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小明想测量柑橘的密度是多少,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则这个柑橘的密度是      kg/m3 ,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2、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将      ,密度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0~4 ℃,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      。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      (选填“最大”或“最小”);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4、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之比是V∶V=2∶5,某同学将它们放到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发现天平依然平衡,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密度之比是      
5、小可为测量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 , 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的酸奶的体积为      mL。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小刚在测量大米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50 g,再测得装入适量大米时烧杯和大米的总质量为131.9 g.将烧杯中大米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测得其体积为90 mL,计算得到大米的密度为      kg/m3.小刚测得大米的密度比真实值      (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2、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10 cm3 , 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kg/m3;适量水的含义是      
(4)若石块磨损,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中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      (选填“>”“=”或“<”)ρB
3、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

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

C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量筒中醋的质量为      g,醋的密度是      
(4)小雨组的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少了量筒,但大家开动脑筋,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烧杯和水来测量醋的密度。请你写出小雨组测量醋的密度的步骤      ,用所测量写出醋的密度的表达式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应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所示。

(1)已知体积为10 cm3的ABS塑料质量为10.5 g,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
(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的作品的质量是42 g,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
2、小明用天平、玻璃瓶,水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ρ=1.0×103kg/m3)问:

(1)玻璃瓶的容积有多大?
(2)酱油的密度多大?
3、小明看见爷爷在网上买了两个健身铁球,时常拿在手里转来转去。他一直都想知道这两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他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利用家里的电子秤和杯子,做了以下实验来进行判断。步骤如下:他在一个能够将铁球浸没的杯子里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1为1.5 kg,再测出这个铁球的质量m为0.79 kg,然后将这个铁球轻轻地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直到完全浸没,待水溢出后,测得铁球、剩余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2为2.14 kg。(ρ=7.9×103 kg/m3 , ρ=1.0×103 kg/m3)
(1)请判断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并写出判断依据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如果把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