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3小题)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⑤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 . 1/2
B . 1/4
C . 1/8
D . 1/6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 . 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 . 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 .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5、以下细胞器中不含有RNA的是(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核糖体
D . 高尔基体
6、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叙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
B . 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和大部分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C .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 . 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倍增
B . 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 .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 .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 . 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 . 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 . 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10、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B . 三者都能复制和传递
C . 三者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 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11、已知一株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然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
A . AABB
B . AABa
C . aaBb
D . AaBb
1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伴X遗传,其中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3、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 )
A . DNA是遗传物质
B . RNA是遗传物质
C . 转化因子是DNA
D . 存在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
14、下列关于DNA、R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分子片段
B . 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由DNA传递到RNA
C . 亲代DNA通过复制在子代中表达遗传信息
D . 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RNA的合成
15、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的局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示中有8个氢键
B . 1、2、3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
C . 1应为T
D . 2应为脱氧核糖
16、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 )
A . 减数分裂
B . 受精作用
C . 有丝分裂
D . 细胞分化
17、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 . 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 . 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 . 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 . 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18、某种群内的个体经过随机交配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保持不变,这样的种群称为遗传平衡种群。遗传平衡种群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 . 种群数量足够大
B . 无突变
C . 无基因重组
D . 无迁入迁出
19、下列有关共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共同进化是指各种生物在不断发展中一起进化
B .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被捕食者的进化
C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 物种的灭绝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积极意义
20、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B .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C .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
D .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2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稳态的实现通常都涉及到反馈调节
B . 稳态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C . 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D . 早起时体温较低属于稳态失调
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肠黏膜中的细胞不具有内分泌功能
B . 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 .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 . 婴儿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抗体进入血液
23、下列哪项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 )
A . 传递信息
B . 微量高效
C . 通过体液运输
D .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能观察到图1中的[ ] 、[ ] 。
(2)[ ] 表示相邻两个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能通过它进入另一个细胞。
(3)图2中无膜包被的细胞器有[4]核糖体和[ ] ,其中后者由 及 组成。
(4)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依次经历的膜包被的细胞器是[ ] 、[ ] ,前者的功能可以概括为 。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②称为 ,该过程要用到的最关键的酶叫做 酶,HIV侵染T淋巴细胞时该酶 (“会”或“不会”)进入T淋巴细胞。
(2)图中过程④、⑤分别称为 、 。
(3)根据图示过程判断:HIV的化学成分中 (“含有”或“不含有”)脂质。
3、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 、 ,[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 。
(2)A、B、C、D代表反应过程,则A、B依次是 、 ,过程C、D发生的场所是 、 。
4、已知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N、n表示)。为研究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否属于伴性遗传,A、B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亲本 | 子代性状表现 | ||
A组 | 多对有角(♀)×无角(♂) | ♀:全部无角;♂:全部有角 | |
B组 | 多对有角(♂)×无角(♀) | ♀ | ♂ |
有角∶无角=2∶7 | 有角∶无角=7∶2 |
(1)A组的实验结果显示性状表现和性别相关联,于是A组同学提出假设: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属于”或“不属于”)伴性遗传。据此推测杂交所用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2)根据A组所做的假设可以推知:B组实验中有角公羊的基因型为 ,无角母羊的基因型为 ;B组的预期结果中母羊中有角∶无角 (“=”或“≠”)公羊中有角∶无角。
(3)B组杂交实验结果说明A组的假设是 (“正确的”或“错误的”)。
5、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甲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甲中的 调控。
(3)图甲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乙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