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对密度公式p=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 . 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 .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ρ和水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是(  )

A . ρ>ρ>ρ B . ρ>ρ>ρ C . ρ>ρ>ρ D . ρ>ρ>ρ
3、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则物块的密度是(    )
A . 0.85×103kg/m3 B . 0.90×103kg/m3 C . 0.94×103kg/m3 D . 1.10×103kg/m3
4、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 . 30g  0.8g/cm3 B . 75g  lg/cm3 C . 75g 0.8g/cm3 D . 30g lg/cm3
5、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 . 8:1 B . 2:1 C . 1:4 D . 1:8
6、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 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它的每个叶片长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 . 较大的质量 B . 较低的熔点 C . 尽量小的密度 D . 较好的吸热性
8、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线体积时视线平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  )
A . 大于实际体积 B . 等于实际体积 C . 小于实际体积 D . 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 . 金属块的质量是52.8g C . 金属块的密度是2.62g/cm3 D . 金属块在量筒中受到水的浮力是2N
10、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已知)①ρ= ②ρ= ③ρ= ,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主结构大量采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了铝合金,相比于铝合金,铝锂合金的      更小,相同体积的铝锂合金      更小从而减轻了飞机的重力。
2、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      ρ(选填“>”“<”“=”).

4、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 ,乙的体积是甲的 ,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5、“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 , 用它做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      kg,若将它切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的量筒是直接测量      仪器;测量时如果像图中那样读数,则读出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相等/偏小)。

7、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金属块的体积是      mL,密度是      g/cm3

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      ,液体的密度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明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的      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再称出烧杯和其中剩余盐水的质量。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是      g。
(4)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所示)是      cm3
(5)算出盐水的密度是      g/cm3
2、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

(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用细线系好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B .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依据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      mL,则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m1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

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