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4.1 怎样认识电阻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没有物理.以下各种装置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
A . 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接入电路长度从而改变电阻
B . 汽车方向盘﹣﹣等臂杠杆原理
C . 电铃﹣﹣电流的磁效应
D . 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 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D .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
B .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C .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小
D .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有无电流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4、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 . 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 . 导体两端的电压
C . 通过导体的电流
D . 导体的长度
5、下列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的物理量是( )
A . 导体中的电流
B . 导体两端的电压
C . 导体的质量
D . 导体的长度
6、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 )
A . 2020Ω
B . 20Ω
C . 2012Ω
D . 2200Ω
7、两条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丝,已知电阻相同,长度也相同,那么它们的横截面积( )
A . 一定相等
B . 一定不相等
C . 有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 . 以上都不对
8、有两个电阻,其中R1=10Ω,R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 . 25Ω
B . 5Ω
C . 6Ω
D . 12Ω
9、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 . 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 . 导体的长度
C . 通过导体的电流
D . 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2、电阻R1=40Ω、R2=60Ω,两电阻串联时的等效电阻是 Ω;两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是 Ω.
3、若需要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现在只有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则可以把一个20Ω和一个 Ω的定值电阻 联起来当作12Ω的定值电阻使用.
4、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材料、长度均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甲、乙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中进行实验。当接入甲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当接入乙电阻丝时,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他发现:I1< I2。则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 决定的;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两水果之间 (填“串联”或“并联”),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a、b、c、d是四根合金丝,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的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1)四根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电压如图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 .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明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合金丝b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2、刘星和李明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两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及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3)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你的猜想是: .
(4)对以上实验设计你还想提什么建议: .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M、N,是两个接线柱,准备连接滑动变阻器.
(1)当A接M,D接N时,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2)当A接M,C接N时,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3)当A接M,B接N时,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
(4)当B接M,D接N时,滑片向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