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5.4 探究焦耳定律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对焦耳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能 B . 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成正比 C .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D . 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不一定越多
2、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电冰箱  B . 电饭锅 C . 电风扇 D . 洗衣机
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 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 B . 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 C . 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 . 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4、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 . 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少 C . 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 .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的
5、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电饭锅 B . 笔记本电脑 C . 电风扇 D . 电视机
6、电视机、电烙铁、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  60W”字样,都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
A . 电视机 B . 电烙铁 C . 电风扇 D . 一样多
7、电炉丝与导线串联接到电路中,通电后电炉丝热的发红,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由焦耳定律可知,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比导线的电流小得多 B .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比导线的电流大得多 C . 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小得多 D . 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
8、电流的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电视机 B . 电饭锅    C . 电冰箱 D . 电风扇
9、许多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 . 牛顿最早总结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C . 阿基米德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 . 法拉第最早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小露用富川脐橙、铜片和锌片制作水果电池,把铜片和锌片插入脐橙前,最好进行      ,制成后如图所示,其中铜片是      极.

2、白炽灯是根据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灯丝做成螺旋状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少”)散热,以便更好地发光.在开灯瞬间,灯丝容易烧断,原因是此时灯丝电阻较      .
3、如图所示,V1和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偏转的角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电阻R1和R2产生的热量Q1∶Q2=       。


4、据报道:近几年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的原因是: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将      ,在该接触处就会产生局部过热升温,接触处的电阻又随温度的升高而      ,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热.请用“焦耳定律”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用如图中的装置“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因素”。abcd四个密闭容器中装有等量的空气,分别将导线1、2和3、4接到电源两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甲中,这个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容器      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选填“a”或“b”)。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少。这应用的物理方法是      (填字母)。

A.等效替代        B.放大法        C.转换法       D.控制变量法

(3)如图乙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某因素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该探究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控制变量是      
2、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注入煤油,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电流/A

通电时间/s

电阻/Ω

温度升高量/℃

1

0.3

30

10

1.5

2

0.6

30

10

60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      ;   

(3)若要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阻值大小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      (选填“串联”或“并联”);   
(4)小明家的电烤箱高温和低温两挡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实现的,小明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电烤箱低温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比高温挡要短一些的结论,此结论是否正确?答:      (选填“正确”或“错误”).
3、小明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由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停表各一个;绝热的塑料盒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电阻丝的阻值是10Ω,插在盒中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探究结论是       

②从表格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也不打开通气孔,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20s后记录末温…

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两点不足(可以结合原文案的实验数据)

       .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5.4 探究焦耳定律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