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 .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 .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 .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关系的是( )
A . 田鼠和杂草
B . 豌豆和杂草
C . 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 . 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3、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 .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C .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 .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研究的层次属于( )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个体
5、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 )
A . 生态系统
B . 种群
C . 生物群落
D . 食物网
6、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哪一因素有关( )
A . 光照强度
B . 温度
C . 湿度
D . 食物种类
7、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的指标是( )
A . 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
B . 在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
C . 占有最大生存空间的物种
D . 有最大生物量的物种
8、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湿度
D . 土壤pH
9、森林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 光照强度
B . 食物和栖息地
C . 湿度
D . 温度
10、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 . 共生
B . 寄生
C . 竞争
D . 捕食
11、如图A、B分别代表的是在海平面到3800 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不同的自然区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在高山A处,生物群落的分布只表现出垂直结构
B . 在高山A处,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C . 在森林B处,生物群落的分布表现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 . 在森林B处,温度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12、小王分别从以下四种土壤环境取样探究土壤动物丰富度。推测土壤动物丰富度最高的样品来自( )
A . 菜园地
B . 荒山黄土地
C . 建筑工地
D . 动运场的沙池
13、图(一)表示生物间的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甲
B . ②-甲
C . ③-丙
D . ④-乙
14、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 一座岛上所有的金环蛇
B . 一个湖泊中所有的植物和鱼类
C . 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
D . 一个培养瓶中培养的某种真菌
15、关于物种丰富度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B . 我国从北到南,越靠近热带地区,木本植物的物种越丰富
C . 物种的丰富度与环境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D . 不同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1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B . 如果a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b可表示病毒感染率
C . 在家禽养殖中,应增大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
D . 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增加,使宿主大量死亡,又导致病毒增加,感染率上升。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D . 嘉陵江近岸区和远岸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18、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
A . 玉米和杂草
B . 狼和羊
C . 青蛙和昆虫
D .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1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 温度、食物和空间
B . 温度、光照
C . 温度、温度
D . 光照、食物和空间
20、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
C .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制约
D .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下图为某地森林中植物的分布情况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可以称为 。
(2)从该图可知,该地植物的空间结构可分为 和 。
(3)图中高大的乔木生长最旺盛,与灌木和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的 中处于优势,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依次分布在不同的层次,这种结构的重要意义是 。
2、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水库的总能量 (大于/等于/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造成的。
(3)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
(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 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3、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 ,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 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4、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5、我国南方山区某河流上游河畔有一农场,进入农场就看到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的鱼塘,成片的毛竹林和果林,成群的牛羊和家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题。
(1)该农场中有毛竹林、果林、草场、农田、鱼塘等多种生态系统,每种生态系统有
(填“一个”或“多个”)基因库。
(2)毛竹林中竹子长势整齐,该群落中 (填“有”或“无”)垂直结构。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完成后,若该地区突然出现了更多的蛇和猫头鹰,经一段时间,重捕后计算得到估计值。重捕时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实际值与该估计值相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