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若M1<5M2 , 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B . 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 . 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
D . 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 .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
C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能量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⑤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 ⑧信息传递
A . ①②③④
B . ⑥⑦⑧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4、对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有四个营养级,有两个次级消费者
B . 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C . 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 . 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都是消费者,食草动物是第三营养级
B .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 . 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 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6、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 各种杂草固定的能量只能直接或间接地被消费者、分解者利用
C .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D . 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
7、下图1表示相对独立的某一小片草地中各生态系统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图2表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C都不属于该群落的组成成分
B . 丙的数量增加,引起E的数量增多
C . 图2中食物链是E→乙→丙→甲
D . 可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调查E和甲的种群密度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 .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 .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 . 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9、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b可表示一个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
B . c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 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a、b、c、d依次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10、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 .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 . 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1、下图是某研究性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B . 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C . 该生态系统含有5个以上的种群
D . 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
1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 . 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C . 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 kg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G/125 kg
D . 图1中蛇突然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也将大量减少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菌都能分解植物的遗体残骸,都属于分解者
B . 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C . 蘑菇可以作为兔、人等的食物,故属于生产者
D . 消费者可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
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15、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
A . 初级消费者
B . 次级消费者
C . 生产者
D . 分解者
16、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 光合细菌、酵母菌
B .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C . 乳酸菌、酵母菌
D . 硝化细菌、乳酸菌
17、下列图中的a. b. 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 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 . 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 . 图中c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能量最多
18、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不能确定
19、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甲和己各代表一个营养级
B . 调查图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 . 该食物网含有6条食物链
D . 丙同时占有4个营养级
二、多选题 (共1小题)
1、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功能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 生产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源头
B . 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
C . 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D . 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三、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 .理由是 。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 的比例增加,通过 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复合种植园中, 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
2、为了调查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
捕食者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乙 | + | |||||
丙 | + | + | ||||
丁 | + | |||||
戊 | + | + | ||||
已 | + | |||||
庚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未列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主要特征是 。
(2)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3)乙与丙的关系是 。
3、下图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部分简图,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2)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蟾蜍和昆虫的关系是 。
(3)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4)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 。
(5)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 。
(6)图中的三级消费者是 。
(7)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和 。
4、福寿螺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如下图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防治福寿螺。据图回答:
(1)除图中的生物外,该生物群落中还应该有的成分是 。
(2)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
(3)科研人员在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中华鳖,可大量捕食福寿螺的成体和卵块,使福寿螺种群密度明显下降,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5、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早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
(2)对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 。
动物类群 | 消化道内容物 | |||||||
植物 | 昆虫 | 螺 | 沼虾 | 鱼类 | 蛙 | 蛇 | 鸟类 | |
蝗虫 | √ | |||||||
螺 | √ | |||||||
沼虾 | √ | |||||||
鱼类 | √ | √ | √ | |||||
蛙 | √ | |||||||
蛇 | √ | √ | √ | |||||
鸟类 | √ | √ | √ | |||||
野化的家猫 | √ | √ | √ | √ | √ |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的稳定。
(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4)圆明园是北京地区金线偶褶蛙的唯一产区,为探察这一物种在该区的 。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测量并作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侧褶蛙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