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五章第4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 (共20小题)

1、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特有的缺点是(  )


A . 黑暗 B . 低温 C . 无氧 D . 海冰破坏
2、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 . 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 . 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 . 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D . 隐蔽性差
3、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 . 海上钻井平台 B . 海水淡化工厂 C . 潜艇 D . 石油储存罐
4、下列各组港口中,都属于北大西洋沿岸大港的是(  )

①波士顿、汉堡、安特卫普      ②鹿特丹、圣保罗、开普敦

③伦敦、悉尼、圣弗朗西斯科    ④纽约、利物浦、蒙特利尔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5、当一艘客轮从西非经大西洋,过直布罗陀海峡,经红海,向东横渡北印度洋,一路上

均为昼短夜长,客轮通航情况应为(  )

A . 先顺航,后逆航 B . 先逆航,后顺航 C . 先逆航,后顺航,再逆航 D . 先顺航,后逆航,再顺航
6、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


A . 旅游大客车 B . 公交大客车 C . 集装箱卡车 D . 水产冷藏车
7、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 海啸 B . 赤潮 C . 潮汐 D . 寒潮
8、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

A . 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 . 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 . 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 . 抵御台风侵袭
9、

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

A . 图A B . 图B C . 图C D . 图D
10、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所没有的优点是(  )

A . 不占陆地面积 B . 工厂主体小 C . 离加工原料地近 D . 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11、下列物品不适合在海底储存的是(  )


A . 石油 B . 天然气 C . 炸药 D . 雾凇
12、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 地平坡缓 B . 岛多浪小 C . 滩阔岸直 D . 河多沙厚
13、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 . 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 . 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 . 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 . 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14、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错误的说法是(  )


A . 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B . 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C . 英法海底隧道与日本濑户跨海大桥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的影响 D . 海底储藏大米主要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15、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 . 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 . 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 . 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 . 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 . 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 . 在海洋资源中,食盐储量大,是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 D . 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
17、

图中该岛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 . 甲、丁处适合围海造陆,乙处可以填海造陆 B . 丙海湾适合建跨海大桥 C . 甲处适合建挥发性垃圾填埋场 D .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适宜在丁处建化工厂
18、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新成员“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丰富,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是(   )

①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开发 ②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③地价便宜 ④隐蔽性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有关海洋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洋气象状况多变、稳定 B . 深海是一个缺氧、高压、高温的环境 C . 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力大 D . 海洋能量密度高,能量转换率大
20、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走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

A . 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B . 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 . 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 D . 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

读图,完成下题。

(1)当某海轮自南向北通过B运河时,海轮的吃水深度将      ;自西向东通过D运河时,海轮的吃水深度将      

(2)假如我国某海军编队10月份从青岛出发,打算先后出访旧金山、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孟买等地,完成环球航行后回国,要经过其中的四条运河,请你拟定比较合理的航行线路(不考虑其他因素):从青岛出发,其依次经过的运河先后顺序为      (填代号)。

(3)图中四运河附近,自然带可能相同的是            (填代号),其自然带特征:      

2、

下图为“鹿特丹到上海的航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航线经过的海峡、海域等:鹿特丹、      海峡、      海峡、      海、苏伊士运河、      海、      海峡、      洋、      海峡、上海。

(2)夏季,受洋流影响,由红海至印度洋北部航速怎样变化?为什么?

(3)如果船舶受苏伊士运河水深限制,请选择另一条航线。

3、

读“澳门部分地区围海造陆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澳门地区近百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其围海造陆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还需要经过充分的      


(2)在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模仿澳门那样的大面积围海造陆是否可行?      。理由是      

(3)围海造陆是缓解      矛盾的重要途径。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全球最大人工群岛建成后将可以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出的一幅世界地图(见下图)。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这一派奇特景象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岛计划——棕榈岛工程的一部分。为了建造它们,8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

(1)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空间有哪些优点?

(2)如果你是某海上城市的总设计师,你将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3)港口作为传统的海岸工程设施,在21世纪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沿海除已有的130多个海港外,可供选择的新港址还有160多处。为适应未来人们关于海岸与港口开发的理念,港口的筑港区位将有哪些变化?

5、

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     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    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     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  ⑩藻类      ⑪蟹类      ⑫贝类

⑬海底居室  ⑭锰结核     ⑮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    ⑯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

代号

资源及其开发

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A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⑤⑩⑪⑫      

B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③⑨      

C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

      

D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

      

E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

④⑥⑦⑧      


(2)以上图表反应了海洋资源的      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      开发,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3)
A . 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B . 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C . 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 D . 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五章第4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