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速度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 . 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 . 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 . 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 .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2、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
A .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C . 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 . 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
3、甲、乙两车,它们的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5,时间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2:5 B . 1:2 C . 3:5 D . 1:5
4、无棣县毕业生每年都进行体育测考试,体育考试中,学校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刘华同学10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4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
A . B . C . D .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 .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通路是甲的 ,则甲运动的时间是乙运动时间的(   )
A . B . C . 2倍 D . 4倍
7、如图,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V>V B . V<V C . V=V D . 无法判断
8、一物体通过前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米╱秒,通过后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米╱秒,求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2.5米/秒 B . 1.2米/秒 C . 2.4米/秒 D . 5米/秒
9、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P , 再从PN;第二次直接从MN , 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 .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 .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 .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 .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      

2、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与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3、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的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和拍摄装置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汽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5 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0.5s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将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结果取整数)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

(1)此图象为________(填A或B) (1)
A . 路程﹣时间图象 B . 速度﹣时间图象
(2)甲物体做的是       运动,乙做的是       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甲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         m.
(3)聪明的小燕发现: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如图阴影部分),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阜建高速全长36km,限速120km/h.一辆汽车8:50从阜宁出发,9:05驶过该路段.该车是否超速?依据是什么?
2、“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 g取10N/kg)   
(1) 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 “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3、某一时期,扬州开往黄山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黄山路段的平均速度。   
(2)假如列车用第一问中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0m,K221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共长190m,求列车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多少s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探究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取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r、2r和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1)在图示运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是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的关系是      
(3)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速度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