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在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 )
A . 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
B . 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
D . 光下呼吸作用减弱
2、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 . 呼吸
B . 遗传
C . 营养
D . 生长
3、春晚中的杂技节目《抖杠》令观众叹为观止,杂技演员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 )
A . 关节的活动带动四肢的活动产生的
B . 肌肉收缩牵动骨产生的
C .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产生的
D . 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产生的
4、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 . 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 . 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 . 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 .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5、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 .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 . 花丛中的一群蜜蜂
C . 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D . 桑叶上的一群家蚕
6、下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其中②表示细胞的( )
A . 分裂
B . 分化
C . 生长
D . 分泌
7、银杏是裸子植物而不是被子植物,是因为种子外没有( )包被着.
A . 珠被
B . 花柱
C . 果皮
D . 种皮
8、英国科学家普罗斯特勒的实验使我们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的( )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A . 蒸腾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以上三者都是
9、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细胞质
B . 线粒体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10、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
A . 裸子植物
B . 被子植物
C . 藻类植物
D . 蕨类植物
1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B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2、鲸鱼生活在海洋中,用鳍游泳,但它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所以,它应该属于(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鸟类
D . 哺乳类
13、鱼类在水中可以穿越任何激流,主要是因为它身体上具有可以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的( )
A . 侧线
B . 鳃
C . 胸鳍
D . 尾鳍
14、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 . ④可能把光能转化成太阳能
C . ⑤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D . ⑥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5、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及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
B . 不动其它部分,只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时,视野将会变亮
C . 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 . 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黑边圆形图像是细胞
1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凉开水漱口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盖盖玻片 ④染色 ⑤取口腔上皮细胞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④⑤①③②
C . ②①⑤③④
D . ①④⑤③②
17、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使关节灵活
B . 4使关节牢固
C . 3和5共同围成2
D . 2内的滑液由1分泌
18、李亮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张脱落标签的永久装片,他借助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象,该装片属于( )
A . 植物细胞
B . 动物细胞
C . 病毒
D . 细菌
19、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
A . 都是绿色开花植物
B . 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C . 都是生活在水中
D . 都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宠物犬对着主人摇头晃尾
B . 猩猩搬箱取物
C . 老虎钻火圈
D . 蜻蜓点水
2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下述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猴子骑自行车 ②母鸡孵小鸡 ③蚯蚓避开电极而爬向潮湿的暗室 ④失去幼崽的雌猫哺育狗崽 ⑤小狗算数
A . ①②
B . ④⑤
C . ②④
D . ③⑤
22、对下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8 | 4 |
A .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 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3、将下面的平衡装置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出现的现象是( )
A . 左端下降
B . 右端下降
C . 仍然平衡
D . 不好判断
24、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 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 .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 .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 . 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25、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与 分不开的( )
A .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B . 细胞的分裂
C .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 . 细胞的生长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5]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结构是[ ] 。
(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3)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肱二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
2、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应该看到的是 视野。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以免压破玻片。
(3)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P”,透明纸上写的应该是“ ”。
(4)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 .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 .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5)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6)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移动装片污物不动,转换物镜污物仍不动,说明污物在 上。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下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叶的结构来看,物质a、b是通过叶的 进出叶片的。
(2)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 ,d代表的物质是 ,c物质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 作用。
(3)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 ,b代表的物质是 。
(4)若植物表现为生长现象,则其光合作用过程 呼吸作用过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家兔身体的结构层次可以表示为 →家兔个体。
(2)根据生物的身体结构特征分类,家兔属于 类动物,该类动物与人都用肺呼吸,体腔内都有 ,共同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3)家兔大脑发达,反应灵敏,听到饲养员熟悉的脚步声,就会跑过来取食,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3、下列示意图中,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 (用数字表示)。
(2)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 进出植物体的。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 所释放的能量。
(4)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过程[ ] 散失掉了。
(5)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 的效率;这一过程发生在图乙的[ ] 中。
4、如图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表示 ,②过程表示 ,③、④过程表示 。
(2)经过图中③、④过程可以形成 。
(3)④过程形成植物的 组织,请写出植物的结构层次 。
(4)细胞分裂过程是先 再
5、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各种各样的动物类群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是我们熟悉的动物,请回答:
(1)上述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2)野鸭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野鸭在每年季节更替时有迁徙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
(3)鲫鱼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是__ ,它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__。
(4)蝗虫的体表有 ,可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
6、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圳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 A | B | C |
二氧化碳浓度 | 0. 03% | 0. 1% | 0. 1% |
温度 | 20℃ | 20℃ | 30℃ |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理由是 。
(2)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3)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