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6小题)
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使用显微镜观察某一细胞时,选择下列哪种组合所观察的物像最大( )
①5×目镜 ②10×目镜 ③10×物镜 ④40×物镜.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 )含有大量的糖分.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液
D . 细胞核
4、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池塘中所有的鱼
B . 池塘中的水
C . 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 . 一个池塘
5、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一山不容二虎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B .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C . 若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D .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8、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甲、乙、丙三者中能量最多的是乙。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丙→乙→甲
D . 甲→丙→乙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0、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生石花
B . 机器人
C . 鸡蛋壳
D . 钟乳石
11、调查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调查结果
B . ①设计调查路线﹣②分组﹣③选择调查范围﹣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调查结果
C . ①归类﹣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整理调查结果
D . 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调查结果
12、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水分
13、俗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和“大树底下好乘凉”都可以充分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 . 生物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 生物与环境可相互影响
D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1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 .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
C . 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和有毒物质逐级增多
D . 该食物网中的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15、某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一副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 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 . 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C . 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D . 蛇和鸟都能获得最多的能量
16、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 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 .
(2)“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3)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 .(非生物或生物)
2、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
(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1)这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 .
(2)生态系统由四种成分组成,如果这四种生物分别属于其中的两种成分,那么另外两种成分是 和 .
(3)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甲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其他三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是 减少、 增加.
(4)生态系统的 和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如果系统中有某种有害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易分解排出,那么,这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对光时,先转动[ ] 选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光线太弱,可转动[ ] 换到较大的光圈,或者翻动[ ] 选用凹面镜.
(2)转动[ ] 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大,用于升降镜筒和寻找物像;转动[ ] 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小,用于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3)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 ] ,以免碰到玻片.
(4)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择的组合方式是 .
(5)将写有字母“E”字的透明胶片放在载物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 .
5、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而影响观察。
(2) (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 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此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 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 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