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某实验小组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时,测量步骤为: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③算出烧杯中液体的质量;④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⑤利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测量步骤合理,结果准确 B . 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质量测不准 C . 测量步骤不合理,结果偏小 D . 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体积测不准
2、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子,依据是好种子与坏种子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不同(  )

A . 重力 B . 质量 C . 体积 D . 密度
3、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 .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 .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C . 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D . 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4、对于密度公式ρ=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 .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 C .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5、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鸡蛋密度与水相近),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50 cm3 B . 10 cm3 C . 150 cm3 D . 100 cm3
6、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ρ>ρ)(   )

A . 铜球 B . 铝球 C . 铁球 D . 不能确定
7、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 .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8、小明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明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小明小华小李小张
小石块的密度g/cm32.452.522.562.60
A .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 . 只有小华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她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 . 只有小张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 , 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的体积为       m3
2、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体积      ,密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  , 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      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      g/cm3 . 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

2、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⑴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⑵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      N;密度为      kg/m3  ,

⑶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       kg/m3

⑷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kg/m3  , 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      
4、小花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花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她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A.用细线将金属零件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小金属零件的总体积

B.用天平称出小金属零件的质量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D.计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

(1)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小花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了实验,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  , 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    
(3)若该零件磨损了,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你也许注意过,在天气预报中,“冷空气”和“热空气”这两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还不少.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哪个的密度大?答: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一个瓶子的质量是5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10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9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5 m3的冰熔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体积变化后与原体积之比是多少?( ρ=0.9×103kg/m3
3、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