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 B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 .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 .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他整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5km/h B . 5m/s C . 4.8m/s D . 5.6m/s
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 .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4、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 . 1次敲击声 B . 2 次敲击声 C . 3 次敲击声 D . 4 次敲击声
5、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m,则测量结果为(   )
A . 12.365cm B . 12.37cm C . 12.38cm D . 12.36cm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物理教材的宽度是26 dm B .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为1.0 m/s C .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 s跳动6次 D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mm
7、如下图所示是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C 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 . AB 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CD 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 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D . 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
9、学校组织体检,需要测量同学的身高,下列测量工具合适的是(  )


A . 同学们常用的20 cm刻度尺 B . 老师上课用的50 cm三角板 C . 教务处老师用的2.5 m钢卷尺 D . 体育老师用的30m皮尺
10、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出发,且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两小车的s﹣t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离开出发点后,甲车的速度一定比乙车的小 B . 甲车所受动力和阻力的合力可能比乙车的大 C . 从出发开始,运动6秒两车一定相距3米 D . 从出发开始,运动8秒两车可能相距4米
1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6m/s,然后以2m/s的速度逆流返回原地,则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4m/s B . 3m/s C . 5m/s D . 6m/s
12、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所示,并画出了s﹣t图线a、b、c.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纸带对应a图线 乙纸带对应b图线 丙纸带对应c图线 B . 甲纸带对应b图线 乙纸带对应a图线 丙纸带对应c图线 C . 甲纸带对应c图线 乙纸带对应b图线 丙纸带对应a图线 D . 甲纸带对a应图线 乙纸带对应c图线 丙纸带对应b图线
13、关于乐音和噪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优美的乐曲对某些人可能是噪声 B . 舞台上演出的震撼人心的安塞锣鼓声对观众来说是乐音 C . 同一个声音对一些人是乐音,对另一些人可能是噪声 D . 所有的噪声响度一定很大
1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频率
15、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这个现象说明(  )
A .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 . 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慢 C . 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 D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16、用示波器测得两列声波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17、在央视一套《经典咏流传》中,龚琳娜高唱屈原的《离骚》,用古代编钟演奏震撼全场!这些编钟在演奏时发出声音主要的不同是 (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无法判断
18、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 .   动物反应灵敏 B . 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 .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 . 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1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B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 .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 . 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的快得多
20、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 . 和正常时一样 B .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 C .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D .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21、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 . 熔点是2000℃ C . 沸点是3000℃ D . 凝固点是3000℃
22、在1标准大气压下:①冰熔化;②铁水凝固;③乙醚蒸发;④水沸腾;在发生这些物态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3、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

                      

A . E曲线  B . D曲线 C . C曲线         D . B曲线
24、手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等质量的开水烫伤要严重些,这是因为(  )
A . 100℃的水蒸气的实际温度比100℃的开水的实际温度高 B . 100℃的开水容易与手充分接触 C . 100℃的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变成100℃的水后继续烫人 D . 水蒸气向上冲时,有冲力,把手冲伤再烫伤
25、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A . 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 . 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 . 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 . 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开始刹车后第0.5s时,汽车速度为      m/s。从信号灯变红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共行驶      m,这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2、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教室外噪声较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认真听课,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4、北方寒冷的冬天,刚洗完的湿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分很快结冰,这是       现象;而结冰的衣服过了一段时间也会干,这是      现象;有时为了让湿衣服干得快些,我们把湿衣服摊开挂在火炉旁烤,这样做增大了       ,并提高了液体温度,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在烤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形成的.
5、看图回答:如下左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1s,轿车车身的长度为3.6m.根据题中信息可知:CD、DF两段相比,汽车通过      段时运动得较快。判断的依据是      。轿车在AF段通过的路程是      m,用的时间是      s,速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

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5.0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填编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      (能/不能);理由: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小明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实验方案:取一根金属管轻轻摇动听其是否发出声音;判断方法:若金属管没发出声音,说明      
3、如下图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1)如下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如下图乙所示,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如下图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已知××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

车速v(km/h)

40

60

80

反应距离s(m)

5

7.5

10

(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2)如图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小区门前s=40m处发现有行人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t=0.2s,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2、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家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超声波(如图),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求:

(1)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500m/s)
(2)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少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