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4小题)

1、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机,下列语句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①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 ④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在欣赏黄山中的“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等景点时要(  )

A . 把握时机 B . 发挥想象 C . 移情于景 D . 了解构景手法
3、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 . 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 . 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 . 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 . 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4、“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  )

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 ②旅游最好登山 ③自然景观色彩丰富 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 . 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近观可得 B . 泰山最宜夏季观赏 C . 比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修建亭、榭、廊等 D . 观赏江河湖海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6、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

A . 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 . 低临水面 C . 远距离仰视 D . 适当距离远眺
7、在自然风景名胜区建人文景观,其布局原则是(  )

A . 自然与人文和谐,突出自然特征 B . 自然与人文和谐.突出建筑景观 C . 以人本为中心,发挥想象 D . 突出人文景观,获得历史文化功能
8、要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通过的途径是( )

A . 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B . 移情于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 .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综合感受 D .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9、关于选择旅游资源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峡谷、洞、一线天等景观,宜从顶部俯视,方得其妙 B . 瀑布景观,应在适当距离远望,并带有俯瞰之趣 C . 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低临水面的亭台楼阁上 D . 山水组合景观,应乘船沿水路观赏
10、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秋季观赏 B . 阴天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 C . 钱塘江大潮最佳时机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 D . 青海湖的候鸟宜在7月份观赏
11、在景观观赏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抓住景观特色,选择观赏位置 B . 了解景观形成,明确旅游目的 C . 参看有关资料,了解旅游价值 D . 了解景点分布.确定旅游路线
12、有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B .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林建筑风格却相同 C . 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D .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13、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对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区的景观欣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前者说明要移情于景,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 . 前者说明要选择观赏位置,后者说明要以情观景 C . 前者说明要把握观赏时机,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D . 前者说明要综合感受,后者说明要登高望远
14、观赏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方法是(   )

A . 适当距离仰视 B . 远眺可得 C . 乘船观赏 D . 高处俯视

二、非选择题 (共8小题)

1、

观察图中的自然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1)
A . 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乘船、仰观 B . 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 . 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仰观 D . 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2)形成“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2)
A . 侵蚀、沉积 B . 溶蚀、搬运 C . 搬运、沉积 D . 风化、侵蚀
2、旅游欣赏的重要原则是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据此回答下列题。

(1)我国许多佛教圣地都处于高山地区,形成这一布局的因素是(   )

(1)
A . 气候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超脱红尘的思想 D . 天人合一思想
(2)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
A . 地形、气候差异 B . 地域文化差异 C . 自然、人文综合差异 D . 建筑水平、工艺差异
3、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现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  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景观时要选择一个(  )

(1)
A . 最佳时间 B . 最佳位置 C . 最佳距离 D . 最佳天气
(2)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2)
A . 一线天—俯瞰 B . 庐山—远眺 C . 神女峰—置身之中 D . 洞庭湖—近水观赏
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按旅游资源分类,万里长城属      景观,从旅游资源价值分析,该长城具有                  的优势。

(2)若你去这里游览,如何选择最佳的观赏位置?

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A位置,此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气候特点是      

(2)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其中最大的一级落差有74米,如万练倒悬,气势磅礴,欣赏它要把握哪几个方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黄果树爆布从成因上是受      地质作用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是      作用的结果。

(4)请举出2个瀑布景观例子,并标在图中。

6、

浙版《西游记》从2010年大年初一开始在山东、安徽等四卫视热播,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大闹天宫、唐僧西行一路降妖除魔等又以新的景象展现在观众眼前。而在江苏省连云港也有一旅游胜地——花果山,山上有一块半身似猴的石头,名叫猴石(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观赏到图中猴石的酷似造型,应该选择      才能获得。

(2)此景观中地貌的逼真形态具有      美,四周风起松涛、虫鸣鸟语构成      美。

(3)花果山之所以知名,另外的原因是《西游记》名著的影响力,其作者是      

(4)如要在此处建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7、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为旅游景观欣赏提供的启示。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筒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多风景名胜的原因,并分析其具有哪些美感特征?

(3)比较九江市和岳阳市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的差异。

8、

读“我国某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县,所在省的省会是      

(2)A县以      景观而著称,该景观为      (自然或人文)景观。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      ,②      ;人为原因是      

(3)该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      (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      月似绿毯;      (季节)一片金黄;       (季节)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的生产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