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四第二章第3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 (共20小题)
①颁布保护条例和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②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
③对古城内的建筑群进行分类保护 ④注重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 )
①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 ②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保存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继承历史,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③保护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④为保护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中应该禁止建高楼大厦
下图是从永定门、前门一直延伸至钟楼的城市中轴线,体现了整个城市建筑的“空间秩序”,是大一统封建王朝的象征。如果轻率地破坏或改变这条中轴线,八百年古都就像被抽掉了筋骨,细节再精致也会给人以凌乱、瘫痪的感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北京中轴线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
读下图,该图是我国哪座城市的标志( )
①“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水乡景观
②“家家流水,户户垂柳”——云南丽江的高原水乡风貌
③将“古城历史典故”列入保护范围——古城苏州寒山寺风景区
④“万国建筑博览”——上海外滩江边大道
下图是我国两地区乡村民居景观图,造成两地民居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各地民居
材料二:2012年春节期间,有媒体曝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24号院)的梁林故居已被拆除。文保人士表示,这种没有任何审核程序,没有任何文物保护资质,没有走任何法定程序的擅自拆除行为,而且拆除的是梁林故居,“已经不仅挑战了法律底线,也挑战了文明的底线”。
我国七大古都各有其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但20世纪70年代我们拆掉了北京的城墙,1994年又面临美术街22号的四合院被拆掉的危险。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国的汉人,后几经战乱,辗转南迁,在闽粤交界一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木杉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外型呈圆型,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也飞速加快,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做好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材料2:苏州城市西北部局部图,前面是寒山寺风景区,运河、老式民居、枫桥、寒山寺等古迹历历在目,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苏州新区,这里集中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际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1:
材料2:城市的发展除了保证有正常能源、水源等供应外,还要有特色。在北京,一个马来西亚建筑师去看北京的城市建筑,转了一圈一时难以找到传统建筑。他惊讶于北京的现代建筑如此之多,但很多都是从国外复制过来的二三流设计作品。他惋惜那么多北京的四合院没有了,北京的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已变得千城一面,万楼一样了。
材料3:四川成都的芙蓉古城被公认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点的全国著名房地产项目。它集川西民居之灵气、巴蜀文化之精华、古老成都之淳朴、江南园林之情趣于一身,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融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为一体的超大规模园林和传统民居风格建筑。在此居住的人们不仅有舒适的住宅,而且享受到浓郁的川西建筑文化。
治理污染方面: 。
河流利用方面: 。
一是 ,即及时有效地保护现有的地域建筑特色。
二是 ,即将传统的、民族的建筑特征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艺术。
三是 ,即让传统的建筑艺术精华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得以传承、延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设计,使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