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中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1、

读下图,分析影响北京4月份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是(    )


A . 燃煤取暖,多灰霾 B . 天气干燥,风沙影响 C . 冷暖空气交替,多暴雨 D . 夏季风强劲,天气潮湿
2、图中①②③④为四条自然地理界线,其中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于(    )
A . ①②之间 B . ①④之间 C . ②③之间 D . ③④之间
3、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下图,关于此次干旱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滇、黔、湘 B .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滑坡、沙尘暴、土壤盐碱化等现象 C . 干旱发生主要是因为此时受暖锋影响 D . 此次干旱将对旱区的春播春种造成巨大影响
4、2013年11月8日,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时最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的莱特岛,其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 . 地震 B . 水土流失 C . 暴雨洪涝 D . 滑坡
5、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县是泥石流多发地区,泥石流发生时,经常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这里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下列所述,不相关的是(    )


A . 植被覆盖率高 B . 地面坡度较大 C . 降水时间较长,雨量大 D . 地质构造复杂
6、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小 B . 寒潮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C . 寒潮是从太平洋地区吹来的寒冷空气 D . 寒潮只会带来大风,不会带来降水
7、影响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 . 春旱和伏旱 B . 寒潮和台风 C . 春季低温和盛夏干旱 D . 梅雨和水土流失
8、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⑥ D . ①②④⑥
9、人工气候室提供了模拟自然的环境,它是农业研究、品种培育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为提升南方水稻的抗灾能力,在品种培育时人工气候室需模拟的南方气象灾害有(    )

①洪涝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沙尘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构造活跃     ②地形复杂     ③冬季多暴雨     ④破坏植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1、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 . 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可增加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 . 人口数量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 . 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12、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沿海灾害带基本没有地震灾害 B . 沿江灾害带以寒潮灾害最多 C . 山前灾害带多冰雹灾害 D . 滑坡、泥石流只分布在沿江灾害带
13、下列有关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滑坡分布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 . 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 . 我国的滑坡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 D .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14、森林鼠灾在我国下列哪些地区危害最重(    )


A . 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B . 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 C . 东北东部、华北中部、西北 D . 东北中部、华北北部、西北
15、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①地质地震灾害 ②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③台风

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⑤酸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④⑤ D . ①②④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季和      季。

2、我国遭受地震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省区是      


3、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4、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5、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 000多万人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 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题。

(1)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2)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2)
A . 棉花、甜菜 B . 春小麦、花生 C . 水稻、油菜 D . 玉米、大豆
2、2009年10月27日开始至11月初,冷空气分别从内蒙古和新疆开始影响我国,这两股冷空气于10月31日“会师”并大举南下,横扫了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其他大多数地方。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和中东部的首次寒潮。回答题。

(1)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1)
A . B . C . D .
(2)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

(2)
A . 甲型HINI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B . 交通事故减少 C . 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 .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3、

受6月10日强降雨的影响,湖南岳阳市发生山洪泥石流,截至2011年6月11日17时,共造成29人死亡,20人失踪。阅读文字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图示

(1)据图分析发生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2)湖南岳阳市泥石流在      季节最容易发生,原因是            

(3)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

(3)
A . 云贵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东北平原
4、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1)图中,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我国两大盆地是      盆地和      盆地;西北路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准噶尔盆地、      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华北平原。

(2)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3)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主要集中在            ,其主要原因是      

5、

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是      

(2)南部沿海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等。

(3)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高中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