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1、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

①在家可躲在床、桌下或旁边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跳楼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对干热风的防御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适时浇水 B . 在干热风到来前,喷洒化学药剂,改善农作物的生理结构,提高抗千热风的能力 C . 砍伐林木,让干热风迅速转移到别处 D . 选用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
3、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 . 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 . 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 . 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4、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 . 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 . 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 . 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5、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 . 不停的大声呼救 B . 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 . 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D . 不停的祷告
6、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③④⑤⑥ D . ④⑤⑥
7、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A . 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 B . 若在室外,应迅速往家跑 C . 若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 D . 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
8、下列自救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B . 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要不停地大声呼救 C . 陷入沼泽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 . 台风强风过后不久,出现风平浪静,此时可以外出活动
9、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10、我国台湾省兰屿岛上居民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 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该房子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

A . 防地震 B . 防旱灾 C . 防寒潮 D . 防台风
11、关于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防震、搞震设施建设的完善,搞震能力提高,由地震死亡的人口下降 B . 由于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故经济损失有加重的趋势 C . 我国西部地震经济损失大于东部,因西部是我国地震多发区 D . 我国西部地震死亡人数小于东部,因东部是我国人口分布密集区
12、有关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B . 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坚固处 C . 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 D .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
13、有关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主要是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进行 B .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主要是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 C . 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要迅速往高地上跑 D . 为防石流,在山区扎营,应选在河道弯曲、汇合处
14、下列洪水互救方式不正确的是(    )


A . 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 . 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 C . 划船、游泳去救人 D . 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15、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很必要 B . 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 . 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 .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二、 填空题 (共5小题)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包括             、       

2、防洪准备分为       个方面。

3、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      

4、震后的自救与互救环节要注意保护好      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5、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             、       等。

三、 综合题 (共5小题)

1、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掌握一定的避险救助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我们合理应对。回答下列各题。

(1)体育活动中发生疑似骨折时,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1)
A . 应立即背起患者送至医院治疗 B . 应先对损伤部分进行临时固定 C . 固定包扎后放低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D . 伴有外出血时应先用纱布在患肢的远心端缠绕止血
(2)如果楼梯上发生踩踏事故,置身人群中间的你正确的做法是(     )

(2)
A . 立即避到一旁,逆人流前行 B . 若跌倒,应蜷缩身体、双手在颈后紧扣 C . 保持镇定,立即蹲下并拨打110 D . 快速奔跑逃离现场,并大声呼救
2、中国防灾、减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有(    )

①三峡水利枢纽     ②三北防护林       ③青藏铁路        ④西气东输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北京市的应急避难场所(    )

(2)
A . 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 B . 更好地利用公园和绿地 C . 能有效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 D . 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3、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掌握一定的避险救助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我们合理应对。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楼梯上发生踩踏事故,置身人群中间的你正确的做法是(     )


(1)
A . 立即避到一旁,逆人流前行 B . 若跌倒,应蜷缩身体、双手在颈后紧扣 C . 保持镇定,立即蹲下并拨打110 D . 快速奔跑逃离现场,并大声呼救
(2)体育活动中发生疑似骨折时,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


(2)
A . 应立即背起患者送至医院治疗 B . 应先对损伤部分进行临时固定 C . 固定包扎后放低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D . 伴有外出血时应先用纱布在患肢的远心端缠绕止血
4、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2004年12月26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东七区)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新华网消息:国际救援组织和一些医疗专家28日表示,海啸摧毁了当地所有医疗设施和疏散系统,加上疫病流行,在今后几天里,如果救援工作延误,印度洋海啸造成受灾死亡人数可能突破20万人。

材料三 灾害地区图

(1)当这一悲剧发生的时候,全球许多地方正处在圣诞节的欢乐之中,其中全球处于圣诞节这一天的国家有(   )(多选)

(1)
A . 美国 B . 意大利 C . 巴西 D . 日本
(2)简述本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多地震的原因。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既有地震、海啸直接造成的,也有疫病流行造成的,这说明地质灾害具有      性。

(4)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地区有像太平洋预警系统一样的设施,就可大大减少死亡人数。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4)
A . RS技术 B . GPS技术 C . GIS技术 D . DOS技术
(5)某自然灾害临测站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     )

(5)
A . 打电话 B . 拍电报 C . 通过互联网 D . 利用航空快递
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图为某季节孟加拉湾风暴潮爆发情况图。

材料二 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

(4)我们海南沿海也常受风暴潮影响,其风暴潮属       类型,空间分布特点为      ,如何做好风暴潮的防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