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成语“振聋发聩”形容的是声音( )
A . 音调高
B . 响度大
C . 音色好
D . 传播快
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B . 枯叶飘落
C . 骏马奔腾
D . 行星运动
3、下面是小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 . 体温37℃
B . 身高1.75m
C . 腰围75mm
D . 心跳70次/min
4、吉林卫视的节目是由地球同步卫星传送的,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月亮
B . 地球
C . 太阳
D . 都可以
5、如果在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 .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B . 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C . 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D . 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6、一个体温计的示数是38℃,如果没有甩,就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6℃和39℃的两个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36℃和39℃
B . 36℃和38℃
C . 38℃和38℃
D . 38℃和39℃
7、火车的站台上并排停着两列客车,坐在其中一列客车上的乘客想要准确判断出是哪列客车先开动了,则应该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乘客本人
B . 火车的站台
C . 另一列客车
D . 乘客所乘坐的客车
8、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水吸热,液化形成水蒸气
B .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凝固形成小水滴
C .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 .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雨水
9、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 )
A . 40℃
B . 60℃
C . 80℃
D . 100℃
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 9m/s
B . 10m/s
C . 9.6m/s
D . 10.2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共6小题)
1、中医给病人看病吋需要把脉,这是利用声波传递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2、课堂上,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海洋中的海豚能听到互相呼唤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传播中利用的介质分别是 和 。
3、长春地铁1号线全长40.1km,起点为北环,终点为红嘴子。若列车通过全程的时间为30min,则在整个行程中,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地铁内设有禁止喧哗的标志,这样做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4、北方的秋季,树叶飘落,满地金黄。
(1)树叶掉落,可以 (选填“加快”或“减慢”)树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树木过冬。
(2)风吹过时,地下的落叶会发出“哗哗”的声音,是因为树叶在 时发出声音。
5、烧杯中盛有冰水,水中有一些冰块,用一块玻璃板盖住杯口,如图所示。杯中的冰在慢慢熔化时,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过一会儿能看到玻璃板上有水珠,水珠出现在玻璃板的 表面。
6、在冬奥会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这是利用了干冰在 时要 热,使水凝固成冰。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共2小题)
1、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2、一辆汽车在长为150km的一段公路上行驶,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0km/h。已知在前70km的路程中,汽车用了1h,则剩下的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综合题(第19、20题各4分,第21题3分,第22题4分,第23、24、26题各3分,第25题4分,共28分)(共8小题)
1、
(1)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图甲、乙分别是两种测量水温时的操作,其中图 的操作是正确的。
(2)图丙所示的是生活中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刻度范围通常为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2、
(1)生活中,我们有时要用到灌装喷雾剂来消毒或灭虫。喷雾剂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后装入钢罐里的。使用时,喷了一会儿之后,罐身就会变凉,原因是 。
(2)如图所示是小明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判断出小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向左运动但速度比风速小。
3、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了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他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这说明音调与直尺振动的 有关。
4、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小刚和同学们将有刻度的木板端垫高做成斜面,小刚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片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照片可知:
(1)AF段的长度是 cm,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 cm/s。木块下滑过程中速度
(选填“变化”或“不变”)
(2)若让斜面的坡度小些,木块从A运动到F的时间就会变长,则木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5、如图所示,是用来探究“海波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海波熔化时,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海波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海波又继续熔化,说明海波熔化时需要 。
(3)深秋的早晨南湖的湖面上结了一层薄冰,由此可知南湖昨夜的最低气温是 。(选填“0℃”、“0℃以下”、“0℃或0℃以下”)
6、如图所示,是某个小组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在6~8min海波是 态。由此图像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情况,请你为此提出改进方法:
。
7、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此时水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
(3)小明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纸片,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所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
(2)水沸腾时,烧杯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3)实验中,撤去酒精灯,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这是因为石棉网的温度 烧杯中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