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3.5 体温的控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 . B . 内脏    C . 骨骼肌 D . 其他器官
2、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 [虎]头[蛇]尾 B . [鹬][蚌]相争 C . [蛛]丝[马]迹 D . [鸡][犬]不宁
3、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监护,这主要是由于( )
A . 早产儿体重较轻,体质较差 B . 早产儿从母体中获取的营养不足 C . 避免被细菌感染 D . 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善
4、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 )
A . 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 B . 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 C . 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 D . 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
5、当气温上升到35 ℃以上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
A . 直接散热 B . 血液循环散热 C . 汗液蒸发散热 D . 骨骼肌颤抖散热
6、下表是人体处于安静和活动状况下体内不同器官产热的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在运动中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      
7、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所示是皮肤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所示,此时体温      (填“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所示,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      图所示。

二、中档题(共6小题)

1、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 . 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 . 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 . 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 . 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
2、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因为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 . 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 C . 是骨骼肌不自主活动引起的 D . 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
3、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 . 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 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 . 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4、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 . 机体耗氧量下降 B . 骨骼肌战栗 C .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 皮肤血管舒张
5、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 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 . 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 . 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6、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      调节。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       (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      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下降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3.5 体温的控制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