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建水五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A图B图选择题(共40小题)
1、克隆羊多莉长得非常像( )
A . 供细胞核的母羊
B . 供无核卵的母羊
C . 代孕的母羊
D . ABC三种羊的一部分
2、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植被破坏
B . 环境污染
C . 缺水干旱
D . 食物链被破坏
3、“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输导组织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光
B . 水
C . 温度
D . 湿度
5、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指( )
A . 果实和种子
B . 根、茎、叶
C . 花、果实、种子
D . 果实
6、若人类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此食物链中,人和玉米分别扮演的角色依次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
B . 消费者、生产者
C . 分解者、消费者
D . 消费者、消费者
7、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A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 . 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 . 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D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8、近年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扬尘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B . 大气污染的结果
C . 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
D .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结果
9、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 . 反光镜
B . 目镜
C . 物镜
D . 装片
10、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机器人弹钢琴
B .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 馒头上长出“白毛”
11、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 . 限制草履虫运动
B . 增加营养
C . 便于计数
D . 增加温度
1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染色用的液体是( )
A . 生理盐水
B . 自来水
C . 碘液
D . 凉开水
13、下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生存的“立足点”的是( )
A . 岩石圈
B . 生物圈
C . 水圈
D . 土壤
14、小明和同学们一起探索鼠妇的生活环境,他们记录了各中环境中发现的鼠妇的数量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 鼠妇只数 |
水泥路上 | 0 |
水槽边的石头下 | 32 |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 20 |
干草地中 | 4 |
A . 阳光充足
B . 阴暗潮湿
C . 空气新鲜
D . 高温干燥
1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C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16、与松鼠相比,松树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7、吃西瓜时会感到很甜,是因为西瓜中有大量的糖。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 )
A . 细胞核
B . 叶绿体
C . 细胞壁
D . 液泡
18、下列四组显微镜的镜头组合中,能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 5×10
B . 10×40
C . 15×10
D . 5×40
19、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 实验法
B . 观察法
C . 文献法
D . 分类法
20、刚分裂好的细胞会不断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1、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
A . 生长和繁殖
B . 进行呼吸
C . 生活需要营养
D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它的含义的是(
A . 螳螂→蝉→黄雀
B . 黄雀→螳螂→蝉→树
C . 树→蝉→螳螂→黄雀
D . 黄雀→螳螂→蝉
24、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应包括( )
A .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 . 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
D .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25、被喻为细胞内发动机、动力车间、能量转换站的是(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细胞膜
D . 细胞核
26、你长高了,是因为( )
A .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B . 遗传
C . 变异
D . 以上都对
27、生物圈中的生物形态各异,除病毒外,其实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8、洋葱鳞片叶的表皮属于( )组织.
A . 营养
B . 保护
C . 分生
D . 输导
29、假定在一个草原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 . 迅速上升
B . 缓慢上升
C . 上升后又下降
D . 保持相对稳定
3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海洋生态系统
3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四个选项中,( )是一个生态系统.
A . 黄河中的水
B . 黄河中所有的生物
C . 黄河中的鱼
D . 整条黄河
32、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
A . 乙
B . 丙
C . 丁
D . 甲
33、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将松、柏、蝇、麻雀、玫瑰等生物归为一类,它们归类标准是( )
A . 生物的结构特点
B . 用途
C . 数量
D . 生物的生活环境
3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 . 蛋白质和DNA
B . 基因与DNA
C . 只有蛋白质
D . 只有DNA
35、下列哪一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荒漠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36、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37、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过强,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A . 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B . 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C . 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D . 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38、将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象是( )
A . P
B . q
C . b
D . d
39、制作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盖好盖玻片
④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水滴中并展平
⑤染色
⑥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A . ⑥②①④③⑤
B . ⑥④③⑤①②
C . ②④⑥⑤③①
D . ①②③④⑤⑥
40、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
A . 和原来细胞一样
B . 比原来细胞少了一半
C . 比原来细胞多了一倍
D . 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共4小题)
1、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昆虫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加 和 .
(2)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3)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 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我 能力.
2、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设计探究实验:题目:环境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并实施计划:
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2)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形成对照进行观察,这种实验称为 实验.
(3)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在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干燥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潮湿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得出结论: .
(4)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 .
3、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左图细胞不具有[ ] 、[ ] 、[ ] .
(2)若将右边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 到的结构是图中的是[A] .它能 进出.
(3)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主要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 ] ,若右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F] 中,其内的液体叫 .
(4)若右图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显绿色的结构[E] .
4、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括号内填序号).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1] [2] .
(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2]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是 (填序号)
①对光 ②取镜和安放 ③清洁收镜 ④观察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4)
A . 新鲜的
B . 干燥的
C . 薄而透明的
D . 完整的
(5)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③] ,使光线经过 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③]的 镜.( 平面或凹面 )
(6)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物像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向 方移动.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 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