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0年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共7小题)
1、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 . 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 .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 .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 公路旁安装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声能传递信息,也能在真空中传播
3、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遇暖消融
B .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4、如图所示,是小刚手拿矿泉水的情境图,此时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在水瓶盖上印有条形花纹,这是为了增加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B . 透过瓶子可以观察到后方的手指变粗,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 . 瓶子没掉下去,是因为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重力
D . 小刚将空瓶扔入距离他1米远的垃圾箱,利用了物体有惯性
5、如图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侧刀
B . 筷子
C . 钳子
D . 羊角锤




6、下列家庭电路中,连接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7、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电阻 R2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阻 R1 的阻值为 20Ω
B . 滑片 P 移到 b 端时,R2 两端的电压为 6V
C . 滑片 P 移到 a 端时,R2 的电流为 0.1A
D . 当滑片 P 移到中点时,通过 R1 的电流为 0.3A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共7小题)
1、坐在车内的小明从汽车内的后视镜里能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到小明;以小明为参照物,车内驾驶员是(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假设驾驶员喝酒危险驾车,交警检查时在车外能够闻到酒味,这是现象。
2、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踢球时让球从静止到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球飞出弧线主要是由于球旋转过程中球两侧转速不一致,周围气体流动速度不同,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足球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被迫向空气流速大的一侧转弯了。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 的作用。
3、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使用空气动力来代替柴油或汽油,柴油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能。
4、在研究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强弱”的实验中,要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可通过改变通过螺线管的来实现;要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可通观察来确定;图中的电磁铁的上端是极。
5、一个物块的质量为90 g,体积为100 cm3 , 现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松手后,物体将会(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终静止时物体排开水的质量为g。(g取10 N/kg,ρ水=1.0 g/cm3)
6、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由于梳子和头发带上(选填“同种”或“不同种”) 电荷而相互作用的缘故。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 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后两空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7、有两个电路元件 A 和 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A 的电阻值为Ω;当 A 和 B 串联,两者电阻相同时,电源电压为V;A 和 B 并联在电压为 2.5V的电源两端 A、B 的电功率之比为 。
三、作图题(共7分)(共1小题)
1、
(1)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
(3)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允许交叉)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1分)(共3小题)
1、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
(2)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kW·h。
(3)在“测定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 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其中 (“甲”或“乙”)中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将一块竖直架在一根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的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4)移除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像与镜的距离将。
(6)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造成的。
3、如图甲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3)实验中无论怎么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5)移动滑片P,记录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绘制成IU图象。根据图丙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6)小明又找来了5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替换小灯泡,来探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不变,为了完成实验,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Ω。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共2小题)
1、据相关报道,汽车超重使得公路桥梁不堪重负,超限超载车辆每年碾出亿元“窟窿”。国家规定,载重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X105pa以内。我省路政执法人员在某段公路稽查到一辆超载的六轴水泥罐装车,车货总质量高达100 t ,该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8m2 , 求:
(1)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使36km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该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大?(1 t=103kg,g=10N/kg)
(3)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如图所示是调温型电熨斗的简化电路图。它的工作电压为220 V,R1和R2均为电熨斗底板中的加热元件,R2的阻值为61.6 Ω。只闭合S1时为低温挡,电功率为440 W,同时闭合S1和S2时为高温档。试求:
(1)低温挡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3)高温挡的电功率是多少?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7分)(共3小题)
1、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J/(kg·℃)。 [c水=4.2×103 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已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木块(有挂钩)、长木板各一个,重为1N的钩码若干。
(1)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时,该同学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是 。 (1)
A . 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否稳定
B . 木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2)该实验小组改变压力大小,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的实验信息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接触面粗糙程度 |
相同 |
|||||
压力F/N |
2 |
3 |
4 |
5 |
6 |
7 |
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N |
0.4 |
0.6 |
0.8 |
1.0 |
1.2 |
1.4 |
滑动摩擦力f/N |
0.4 |
0.6 |
0.8 |
1.0 |
1.2 |
1.4 |
(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4)该实验小组又选取了毛巾和棉布,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毛巾平铺在长木板上,如图乙所示,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时,发现木块下方的部分毛巾随木块一起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便停止实验。其他同学帮助他固定毛巾不动后,重新开始实验。完成实验后,小组同学分析出部分毛巾随木块一起加速运动的原因是木块给毛巾向右的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木板给毛巾向左的摩擦力。经讨论后发现还有其他的改进方法也可以解决毛巾随木块一起运动的问题。请写出你的改进方法: 。
3、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交叉感染,更好地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普及防疫方法、检测体温、传递物质等工作,部分地区利用无人机测体温、监控、喊话。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四旋翼无人机,它采用4个电机带动旋翼(螺旋桨)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的同时获得升力.该无人机设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等功能,携带的摄像机可以进行高清拍摄并实时把信号传到遥控器显示器,它还拥有GPS卫星定位系统.下表是该无人机的部分参数:
整机质量 | 2kg | 电源额定电压 | 15V |
最大上升速度 | 6m/s | 电动机工作电压 | 12V |
最大下降速度 | 2m/s | 悬停时每个电动机功率 | 50W |
最大水平速度 | 16m/s | 电动机数量 | 4 |
(1)根据上述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
A . 遥控无人机、卫星定位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 . 无人机利用了空气对旋翼的反作用力从而获得升力
C . 无人机在拍摄地面图像时减小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变大
D . 无人机在悬停时不消耗电能
(2)无人机通过机载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被拍摄的物体应位于镜头的位置,
(3)电动机在工作时要保持其两端电压为12V不变,通过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功率,每一个电动机连接一个电调,那么电动机和电调的连接方式是(选填“并联”或“串联”);若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动机和电调的两端,则电动机和电调的功率之比为.
(4)在电池满容量的情况下,利用该无人机喊话宣传的过程中,需要从地面起飞,飞到3米高处,然后悬停喊话(整个过程四个电动机同时工作).由于无人机机动性和灵活性强,这一过程可视为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上升,且达到3米高处时立即静止(悬停).若无人机悬停10分钟,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90%,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10N,无人机上升过程做功 J,从起飞到悬停结束,电动机消耗电能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