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关于人民解放战争表述的错误的是(   )

A . 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国民党出人的内战 B . 推翻了蒋家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C . 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战争的苦难,破坏了经济 D . 中共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掌握了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

①解放军作战英勇②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共中央领导正确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③
3、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 . 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4、为了形象的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下列四部电影与此战争无关的是(   )

A . 《大决战》 B . 《挺进大别山》 C . 《血战台儿庄》 D . 《渡江侦察记》
5、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6、下列对解放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是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而发动的战争 B . 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为消灭共产党而发动的战争 C . 是美帝国主义挑起的战争 D . 是蒋介石为争夺领导权而进行的战争
7、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 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 .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 .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8、某班同学展开北京夏令营活动,在北京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三年以来”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五四运动时期 D . 民主革命时期
9、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中说:“(几十万民工)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东西。”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 粮食的供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B . 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C . 淮海战役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 D . 正确的战略战术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10、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
A . 东北地区队 B . 西北地区 C . 西南地区 D . 台湾
11、200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下面是人民军队曾用过的名称,若按期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工农红军 ②八路军 ③解放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②①
12、下列革命战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①抗日战争②解放战争③北伐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13、1944年10月——1945年8月,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援华抗日转向扶蒋反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B . 中共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C . 国民党力量日益崩溃 D . 美国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4、参加三大战役的两大战役的部队是(   )
A . 中原野战军 B . 华东野战军 C . 华北野战军 D . 东北野战军
15、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战役有:(   )

①渡江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有关史实,你认为他们应去(   )
A . 徐州 B . 扬州 C . 苏州 D . 嘉兴
17、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解放的是(  )
A . 天津 B . 北平 C . 张家口 D . 南京
18、辽沈战役中什么地方的攻克,能封闭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  )
A . 长春 B . 沈阳 C . 锦州 D . 营口
1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的比喻:“蒋介石的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
A . 挺近大别山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20、关于三大战役的伟大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 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B .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C . 为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D .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表

(1)根据上表分析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优劣。

(2)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制定了怎样的军事方针?

(3)西北解放军采取什么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

——中国民主同盟发表谈话

材料2: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请回答:

(1)材料1中“要发动内战”的人是谁?他要发动内战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2是谁说的话?他说我们“能够打败他”的依据是什么?
2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领导下,终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就中共本身来说,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4、小明同学撰写了一篇文章,其中几处关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表述不符合史史实,现已标出,请你帮他改正过来。
(1)北平谈判,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北平谈判改为      
(2)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进攻的序幕。辽沈战役改为      
(3)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连云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的一次主力决战。连云港改为      
25、阅读材料: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 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 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 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回答:

(1)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2)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3)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