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①都产生热量 ②都发光 ③都属于氧化反应 ④都很激烈 ⑤都与氧接触 ⑥温度都达到着火点
二、多选题(共1小题)
三、填空题(共2小题)
① ; ② ;
③ ; ④ ;
四、简答题(共1小题)
五、综合题(共3小题)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晶体;分子式C3N6H6[C3N3(NH2)3];无味;16℃时,密度为1.573 g/cm3;常压下,加热至354℃时熔化;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甘油等物质;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
六、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4.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铁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Ⅱ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Ⅱ中x的值为 g。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室通常用两种方法收集氧气,本实验中收集氧气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能否用另外一种收集方法? (填“能”或“否”),原因是: 。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实验结论: ,双氧水分解得快。
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原因是: 。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原因是: 。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
七、推断题(共1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