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
A . B . C . D .
2、小明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5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 . 等于80mL B . 大于80mL C . 小于80mL D . 无法判断
3、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 .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 . 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 .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4、下列各组生活中的现象,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玻璃破碎,酒精挥发    B . 汽车爆胎,葡萄酿酒 C . 铜器生锈,白糖熔化    D . 水果腐烂,蜡烛燃烧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 酒精用作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    B .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C . 石墨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 .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 . 质子数为11    C . 最外层电子数为1    D . 核外有3个电子层
9、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 向人呼出的气体中滴入几滴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1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 .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B . 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C .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 D .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11、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 ①或②    B . ②或③    C . ①或④    D . ③或④
12、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 .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 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C . 现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13、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B . 实验室制取氧气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 C .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防止氧气泄漏 D . 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因为氧气能燃烧
14、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产生火焰    B . 都放出热量    C . 都是化合反应    D . 都是氧化反应
1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的是(   )
A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 . 钠原子和钠离子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 .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保持 D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16、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两种物质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1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蜡烛充分燃烧后的产物           B . 液态氧 C . 洁净的空气                     D .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生成物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小鹤同学在学习化学时,总是把一些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他对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了分析,请你也参与他的比较,把下列正确要求的物质填写在横线上: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白色固体物质有:      
(3)黑色固体物质有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5)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6)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      
(7)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很多,有些物质是由      构成,如氖气、铁等;有些物质是由      构成,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3)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5)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3、用下面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2)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3)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4、按要求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反应: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      
5、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燃料为丙烷,丙烷化学符号为C3H8 , 是无色气体,纯品无臭。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丙烷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2)请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6、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原因: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3)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倾倒液体,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是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则所读取的液体体积比实际体积      
(3)给2mL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那些         ;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可能会导致      
8、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图实验现象是        ,结论是         。
(2)B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其主要作用是      。若实验结束后,观察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明显不足1/5,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B图实验中用铁丝替代红磷,能否完成上述实验?请简述其原因:      
9、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      
(2)图B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3)图C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图C中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操作时应注意      
(4)图D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下列为实验室常用仪器,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E        ,  F      
(2)用字母编号填空: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        .
(3)D仪器在使用时要注意漏斗的底部要在液面以下,这是为了防止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有一处需要改进,其目的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收集氧气可用D装置的原因是      。还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       。采用这种集气法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可将B装置中的      (填仪器名称)换成      (填仪器名称)。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则氧气应从        端通入。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同加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收集装置可选       ,理由是      

四、推断题(共2小题)

1、实验桌上有两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你能用哪些方法区别它们?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方法:
(1)      
(2)      
2、无色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气体,C为无色液体,将点燃的细铁丝放入B中,铁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若向A物质中加入一种黑色的固体E,则A的分解速率加速,而E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      ; D      
(2)其中E是用做      
(3)你能说出B的至少两点用途吗?           、      
(4)铁丝在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小军同学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实验中,他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与自己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的现象,请分析小军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至少答两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