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 . 地形复杂 B . 海岸线漫长 C . 夏季风强弱变化 D . 纬度位置
3、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


A . 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 . 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C . 地震—海啸—洪灾 D . 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4、在一年中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5、

读下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 . 洪涝 B . 干旱 C . 地震 D . 泥石流
6、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7、雷暴天气是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地区对流性天气。它必定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系统。雷暴天气的形成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依据材料回答下题。

据统计重庆市年平均雷暴天气日数较多,其主要原因有(   )

①日照强②地形复杂③台风多④河流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8、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 . 台风引发风暴潮 B . 海岸受侵蚀后退 C . 寒潮造成冰冻 D . 地表下沉塌陷
9、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 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 . 1976年唐山大地震 D .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10、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


A . 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 B . 西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C . 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D . 宁夏、新疆、河南、浙江、湖北
11、下列措施对广东省防治酸雨不起积极作用的是(   )


A . 西气东输 B . 兴建小水电 C .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D . 酸性土壤改良
1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实现防灾减灾(   )

①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②减少洪水易发区的人口

③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⑤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⑥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⑥ D . ②③④⑤⑥
13、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一般要具有下列条件中的(   )

①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时间比正常年份长

②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

③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长江流域的流域面积扩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下图回答: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 . 滑坡 B . 沙尘暴 C . 森林火险 D . 土壤盐碱化
1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④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 . ②③⑤⑥ B . ①②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②④⑤⑥
16、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   )


A .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B . 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 C .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D . 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
17、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成灾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 B . 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 C . 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 D .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
18、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


A . 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 . 东部距离海洋近 C . 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 . 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

二、判断题 (共2小题)

1、长江中游洪涝灾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加固堤坝。


A . 正确 B . 错误
2、暴雨、洪涝、滑坡和寒潮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2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

(1)
A . ①时段 B . ②时段 C . ③时段 D . ④时段
(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2)
A . 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 B . 用塑料薄膜覆盖 C . 给茶树培土 D . 大量施肥、施药
2、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完成下列小题。

(1)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

(1)
A . 台风、洪水、沙漠化 B . 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 . 干旱、洪水、蝗灾 D . 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 . 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 . 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 .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3、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1)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碳氢化合物 D . 悬浮颗粒
(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2)
A . 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 . 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 . 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3)
A . 冷锋过境 B . 暖锋过境 C . 气旋过境 D . 反气旋过境
4、2013年入冬以来,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反常的低温现象,多地气温创1969年以来日间最高气温新低,致使100多人丧生。此外低温天气还形成了稠密的冷雾,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仍在不断持续和加大。

(1)受低温天气影响,会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2)分析低温天气给印度造成影响程度较大的原因。

5、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

(1)
A . 台风 B . 寒潮 C . 沙尘 D . 干旱
(2)甲地受这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形为盆地 B . 受盛行风影响小 C . 距离海洋远 D . 纬度较低
(3)图中所示的灾害多发季节是(   )

(3)
A . 夏秋季节 B . 春节前后 C . 隆冬季节 D . 深秋和初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