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温情怀里________了二十多载。江南周遭世事桑变迁,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得清,而我对江南的眷恋情怀却千年依旧!

    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岁月中________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灵韵……

    江南的美,是朦胧而古朴的,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绿水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________。乘一叶舟撑一支 , 穿行在青山绿水中,两岸是历经风浪的驳和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1)
A . (wǎn)       (cāng)桑     (chù)立 B . (xuān)哗      冥(míng)     (piān)舟 C . (yíng)绕      (wān)蜒      (bān)驳 D . 一支(hāo)     (gèn)古      承(zǎi)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A . 沉沦    弥漫    川流不息 B . 沉醉    流淌    浅吟低唱 C . 沉沦    流淌    浅吟低唱 D . 沉醉    弥漫    川流不息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为了保护持卡人的利益,中国银联已联合各商业银行建立了“风险全额赔付”保障机制,并将进一步加强赔偿机制,缩短赔付时间,提高赔付效率。 B .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目前天津开发区正在构建“4+4”现代产业,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核心,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 . 京剧元素出现在动漫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这表明只要找到正确的入口,戏曲不仅会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可以被新的时代语境重新“赋能”。 D . 近年来,多所高校的艺考文化课分数线创历史新高,这表明高校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形成的“艺考=易考”的印象正在打破。
3、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

语录体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礼”是思想核心

B

《窦娥冤》

关汉卿

元杂剧

三桩誓愿

张生

C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反骑士中篇小说

西班牙

桑丘

D

《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

人道主义思想

法国

爱斯梅拉达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射电望远镜性能的提高,在天体物理学这门最引人入胜的学科里,接连传出了几项重大发现,这就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

    1960年发现了第一个类星体,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光谱线的红移特别大,这表示它离我们地球非常遥远,竟有几十亿到上百亿光年以上。另一方面,类星体的光度要比整个银河系(银河系中约有1000亿颗恒星)还要强100—1000倍,射电亮度更要强10万倍!可是,类星体的体积却很小,只有银河系的几千万亿分之一!是什么原因使类星体能在如此小的体积内积聚着这样巨大的能量呢?是不是存在着一种我们今天还没有了解的新能源呢?随着多年来观测资料的积累,已发现了6200多个类星体。人们虽然对它有了一些了解,但它们的本质仍然是一个谜!

    1967年,两位英国天文学家在天空中观测到一个奇特的射电源,它们以极其精确的周期重复地发出一个个射电脉冲,脉冲的准确度胜过普通的钟表。起初,天文学家们甚至怀疑它们是来自宇宙中的高级生物向我们发送无线电报呢!后来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这样的天体,通过研究,天文学家认识到,这是一种新的天体——快速自转的中子星,称脉冲星。现在,已经发现的脉冲星有550多个。脉冲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体积却十分小,通常直径只有10—20千米,因此密度很大,1立方厘米的脉冲星物质竟有1亿吨,是太阳核心物质密度的1万亿倍!脉冲星表面温度在1000万摄氏度以上,核心温度更高达60亿摄氏度。在这种高温高压下,物质处于一种奇异的状态——中子态,即原子的外层电子全部被挤入原子核而与核内正电荷中和,结果,原子核呈中性不带电状态,核与核紧密地排在一起而使体积大大缩小。现在不少人认为,脉冲星是一种年老的恒星,因其核燃料消耗完毕,引起了一场灾变而坍缩的结果。脉冲星的发现者也因此获得了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5年,两位美国物理学家在寻找干扰卫星通信系统的噪声源时,偶然发现天空的各个方向上都有着一种微弱的微波辐射,它们相应于绝对温度为3K的黑体辐射。这种辐射来自宇宙深处,各个方向上几乎完全相同,可见宇宙并不是“真空”。这个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微波背景辐射。它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这一理论提供了最好的观测证据。

    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对星际空间中的短厘米波和毫米波射电辐射做了大量观测以后,出人意料地发现了多种多样的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宇宙物质,其中不仅有简单的无机物,还有比较复杂的有机分子。星际分子与恒星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为宇宙中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1)下列对“脉冲星”相关内容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1)
A .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快速自转的新天体——脉冲星,这种新天体通常体积很小,直径只有10—20千米。 B . 天文学家刚发现脉冲星的射电脉冲时,还曾怀疑它们是外星人发送的无线电报,随着同样的发现越来越多,才确认这是一种新天体。 C . 脉冲星密度很大的原因是它处于高温高压下,其物质呈一种奇异的状态——中子态。 D . 也有人认为脉冲星物质异变的过程是:核燃料耗尽——引发灾变——坍缩。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2)
A . 类星体的光度比整个银河系中的任何一颗恒星都要强100—1000倍,射电亮度强10万倍。 B . 人们意外发现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宇宙物质中有比较复杂的有机分子,这发现为宇宙生命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C . 来自宇宙深处的微波辐射,各个方向上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推断,宇宙并不是“真空”。 D . 20世纪60年代,两位英国天文学家发现脉冲星,至今(指此文发表时),他们已发现550多颗这样的天体。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3)
A . 类星体的体积很小,它的光谱线红移却很大,说明它离我们地球十分遥远。 B . 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人类已陆续观测到6200多个类星体,但对它们的物质构成仍不清楚。 C . 天体物理学界20世纪60年代的四项重大发现,与高性能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使用有直接关系。 D . 一部分人认为,脉冲星进入老年阶段后,便因核燃料耗尽,引发灾变,最终坍缩。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梦的远方

林清玄

    ①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②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3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臭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生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直到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10公里。

    ③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抓药来给我补身体,可能是补得太厉害,我6岁的时候竟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有一天,一个你爸爸的朋友来,说开刀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早知道这样,两年前就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④过了一年,我的大弟得小儿麻痹,一星期就过世了,这对母亲是个严重的打击。由于我和大弟年龄最近,她差不多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我的身上,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并且在那几年,对我特别溺爱。例如,那时候家里穷,吃鸡蛋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吃一个,而是一个鸡蛋要切成“四洲”(就是四片)。母亲切白煮鸡蛋有特别方法,她不用刀子,而是用车衣服的白棉线,往往可以切到四片同样大,然后像宝贝一样分给我们。每次吃鸡蛋,她常背地里多给我一片。有时候很不容易吃苹果,一个苹果切12片,她也会给我两片。有斩鸡,她总会留一碗鸡汤给我。

    ⑤可能是母亲的照顾周到,我的身体竟然奇迹似的好起来,变得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读到第二名。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死脑筋,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⑥但身体好、功课好,母亲并不是就没有烦恼。那时我性格古怪,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有时自己玩一整天,自言自语,即使是玩杀刀,也时常一人扮两角,一正一邪互相对打,而且常不小心让匪徒打败了警察,然后自己蹲在田岸上哭。幸好那时候心理医生没有现在发达,否则我一定早被送去了。“那时庄稼囡仔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囡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出头,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伤心不已。后来天黑,你从外面回来,我问你:‘你一个人坐在田岸上想什么?’你说:‘我在等煮饭花开,等到花开我就回来了。这真是奇怪,我养一手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坐着等花开的。’母亲回忆着我童年一个片段,煮饭花就是紫茉莉,总是在黄昏时盛开,我第一次听到它是黄昏开时不相信,就坐一下午等它开。

    ⑦我15岁就离家到外地读书了,母亲因为会晕车,很少到我住的学校看我,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但每次我回家,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我有一次回到学校,打开背包,发现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袋肉松;一包她炒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淹渍的凤梨竹笋豆瓣酱……一些已经忘了。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⑧那时我住在学校,每次回家返回宿舍,和我一起的同学都说是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一直到现在,我母亲还是这样,我一回家,她就把什么东西都塞进我的包包,就好像台北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一样。有一次我回到台北,发现包包特别重,打开一看,原来母亲在里面放了八罐汽水。我打电话给她,问她放那么多汽水做什么,她说:“我要给你们在飞机上喝呀!”

    ⑨高中毕业后,我离家愈来愈远,每次回家要出来搭车,母亲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我去搭车,抢着帮我付车钱,仿佛我还是个3岁的孩子。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

    ⑩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5个兄弟姊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

    ⑪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⑫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文章选自林清玄散文《在梦的远方》有刪减)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1)
A . 作为一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母亲对我们一直无太大期望,这也正是那一代很多母亲共同的特点。 B . 文章中母亲的回忆在作者的回忆中多次出现,既补充了情节,又反映出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使母亲的形象愈加丰满清晰。 C . 因为我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母亲对我最为溺爱,这也是我性格古怪的原因之一。 D . “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这句话既有母亲对儿子离家出去的不舍和牵挂,又有再见到儿子回来时的喜悦和欣慰,话虽朴实,却令人感动。 E .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作者用时间顺序串联起回忆中的点滴琐事,平实地叙述中溢出满满的母爱,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概括第⑥段大意并简要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4)本文对“梦”着墨不多,仅在第⑪段中写到“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文章标题却是《在梦的远方》,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

    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栗,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宋粮仓名)、敛富民,为鱣粥之养,出糟糠之馀,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光百有馀年,四境之透者至万馀里,其同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渭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内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肘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来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后虑,见史而后救。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巳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木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共亮之。某再拜。

(逃自《王文公文集》,有刪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所以存活之            所以:……的原因 B . 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 孟子论而之            非:错误 D . 以说阁下再矣          干:干谒,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A . 某尝闻善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    父母宗族,皆戮没 B . 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焉用亡邦陪邻 C . 见患后患,见灾而后救              有怠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D . 某固非荀有觊阁下者也              以勇气闻诸侯
(3)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3)
A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B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C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D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4)以下句子全都属于王安石认为的“非治国养民之木”的一组是(    )

①发常平、敛富民,为饐粥之养

②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巳被野矣

③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④移粟以救饥馑

⑤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⑥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

(4)
A . ③④⑥ B . ①②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⑥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A . 龚舍人曾给王安石写信陈述他的救灾方略,王安石认为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法,因此在给龚舍人的回信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B . 作者认为三王五帝之世,也有灾荒饥馑,但却能保证百姓的生存,是因为有完善的政策和充足的储备。 C . 作者在文中明确地指出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长远之法,同时强调了自己倡导的新法的积极意义。 D . 作者认为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②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

③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三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偶题三首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固随处弄潺溪

【注】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④擘开:冲开。⑤断梗枯槎:残枝枯叶。⑥筇(qiò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⑦潺谖:指流水。

(1)下列对这三首诗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三首诗都是作者在闲适的生活中对外界景物细致观察,产生联想,从而揭示出做人治学的道理。 B . 第一首诗通过描写云腾致雨的景象,悟出了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产生质的升华的道理。 C . 第二首诗中的山泉冲破峡谷,荡涤杂物,最终变成一川清流在平原回旋的形象,给作者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悟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D . 第三首诗写作者寻觅流水源头的过程中,悟到了做学问要下大力气,多方探索,不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的道理。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从“堆”“擘”中任选一字赏析。
(3)诗家认为,三首诗虽都可归为说理诗,但第二首和一,三两首的说理方式是不同的。你认为有哪些不同之处?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苏轼在《赤壁赋》中“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表达了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      ”诗人以月烘托出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慨道:“      ,何时可掇”以“月”喻人,抒写求贤若渴的心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      ”描绘了李白与众兄弟饮酒、赋诗的欢乐;又有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      ”因秋月引发亡国之君无尽的哀怨;还有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借“画图省识春风面,      ”咏王昭君的遭遇来抒写自己的怀抱,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1、根据下面的漫画,按照要求答题。

(1)请根据漫画的寓意起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
(2)请对漫画中反映出的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8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2018年12月,故宫博物院授权的商家发布了一系列颇具古典韵味的口红,郎窑红、豆沙红、枫叶红、碧玺色、人鱼姬……故宫,一座即将600年的城,一座90余年的博物馆,正在尝试用文创产品讲述自身充满深厚底蕴与文化积淀的故事,让人们通过文创产品直接触摸文化,亲身感受文化。

    ②销售文创产品的博物馆商店通常被称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这间独特展厅不仅可以为博物馆带来经济利益,而且对文化传播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③文创产品带动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也为创作者带来物质收益,这诚然是好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都存在简单化、同质化的问题。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可是细细盘点,无外乎文具、服饰、工艺品。基于文物资源的外形进行简单加工,难免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

(1)请根据以上文字,为“文创产品”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2)请你简要介绍你买过或者了解过的一种文创产品,并谈一谈在选择一种文创产品时,你更看重产品形式还是文化内涵?为什么?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中第九个部分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材料三:前不久国外一个年轻人把自己清理垃圾的照片发到网上,并向全球年轻人发起了“垃圾清理挑战”(Trash challenge)——

    找一个你觉得需要清理的地方,拍一张照片;

    打扫干净后,再拍一张照片;

    最后把对比图发出来!

    没过多久,一个来自尼泊尔的年轻人就发布了自己挑战成功的照片。接下来来自各国的年轻人便一发不可收拾,纷纷晒出了自己挑战的照片。这是继“冰桶挑战”之后,再一次火遍全球的公益挑战。

说到“垃圾清理挑战”,中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震惊世界——中国要清理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派出一支30人的队伍,耗时两个月,清理了8.5吨垃圾,这些垃圾大部分只能靠人力扛下山,这种壮举也受到了世界网友的称赞。

材料四:不久前美国宇航局悄悄发了一条推特,盛贊中国在“全球变绿”方面做出的贡献——中国,虽然植被面积仅占全球的6.6%,但却贡献了25%的新增植被面积!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体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