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 . 蔗糖 B . 氯化钠 C . 氢氧化钠 D . 硝酸铵
2、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    D . ①③④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牛奶 B . 鲜橙汁 C . 纯净水 D . 酱油
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冰块 B . 蔗糖 C . 干冰 D . 酒精
6、饱和溶液在()的情况下,一定能转变成不饱和溶液。
A . 降低温度 B . 增加溶剂 C . 充分搅拌 D . 增加溶质
7、实验时,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 . 烧杯 B . 烧瓶 C . 试管 D . 量筒
8、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 氧气用于炼钢 B . 氮气用作灯泡保护气 C .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D .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9、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 . 银AG B . 铜Cu C . 锌Zn D . 硅Si
10、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B .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 .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 . 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 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 .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他们都是化学变化 D .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12、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正确的认识是()
A . 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 .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 C . 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D . 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改变
13、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 . 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C . 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 . 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
14、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⑴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⑵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⑶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 原子核带正电 C .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1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糖溶于水不见了

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曝裂

分子运动加快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的比冬季长

原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A . A    B . B    C . C    D . D
16、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  物质中制得的氮气密度有微小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与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B . 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C . 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D . 瑞利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是纯净物
17、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 . 等于16mL B . 大于16mL C . 小于16mL D . 不能确定
18、已知铝、镁、铜、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24、64、56,等质量的这四种  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 B . C . D .
19、列选项为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称量—计算—溶解—转液贴签 B . 计算—称量—溶解—转液贴签 C . 计算—称量—转液贴签—溶解 D . 计算—溶解—称量—转液贴签
20、关于100g5%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100g水中溶有5g硝酸钾 B . 将5g硝酸钾溶于95g水中,可得到该溶液 C . 溶液中水与硝酸钾的质量比为20:1 D . 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9: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符号或名称表示

2个硫原子      ;2个二氧化碳分子      

1个镁离子      ;P2O5      ;Ca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类型是:      

②电解水:      ;反应类型是:      

3、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4、将50mL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将      10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说明了      
5、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只需要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常用的仪器是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原子序数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421252934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名称为      ,其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失去)电子,形成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根据上图总结出: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你还能找出哪些规律,至少写3条:

      

      

      

(3)溴(B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图片_x0020_1807510823 应位于第      周期。性质与上表中第二周期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已知:铜+氧气 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      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      ,②      
2、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图片_x0020_1432474084  

(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      
(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说明:1g以下用游码)
(3)D操作应选用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      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后果是      ,E操作的目的是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要配置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20%的氯化钠溶液      克?需要加水      毫升?(水的密度为1/cm3)
2、已知HnMO2n+2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B,求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