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宝鸡高新一中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 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 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 铜丝可用作导线 D . 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 . 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 C . 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D . 相互划刻比较硬度
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氧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 . 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D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6、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 . 铝与硫酸铜溶液 B .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 . 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 .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7、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Z>Y>X B . X>Z>Y C . X>Y>Z D . Y>Z>X
8、以下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生锈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呈现黄色 C . 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的白雾 D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9、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

A

分离 CaCl2和 CaCO3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B

将 FeSO4溶液转化为 ZnSO4溶液

加入过量的锌,反应后过滤

C

鉴别木炭粉和CuO粉

加入稀硫酸,微热后观察现象

D

除去 NaOH固体中的 Na2CO3

加入稀盐酸,反应后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10、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1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错误的是( )
A .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 . 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 . 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 . 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
12、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 . 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 . 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 . 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13、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 B . 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 . 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 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14、向下表中的乙物质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甲物质至过量,其相关量y与所加乙物质的质量关系与如图不相符的是(  )

选项

y

A

Zn

稀硫酸

生成气体的质量

B

NaOH溶液

FeCl3溶液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C

Al2O3

稀盐酸

生成水的质量

D

CaCl2溶液

Na2CO3

生成沉淀的质量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我省从2009年9月1日起,启动了“蛋奶工程”。
(1)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2)牛奶常用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聚乙烯塑料属于(选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3)为减少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引起的“白色污染”,目前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是2006年——2009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示意图。

(1)蓝天多了,污染少了,是因为空气中气体污染物如SO2、NO。以及固体污染物如等逐渐减少的结果。SO2、NO。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了,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是
(2)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4)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3、陕西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2、CO和炭黑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1)用炭黑制成的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
(2)将干燥的H2和CO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的原气体是H2
(3)CO是一种气体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 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

这包干燥制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1)(实验探究)

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三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澄清溶液变浑浊

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

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Fe2O3+3CO 2Fe+3CO2
(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
(2)根据化学式计算: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宝鸡高新一中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