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小题)

1、大气中的臭氧分布在平流层中,在20~30千米的高空,臭氧含量最大,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减少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有(  )

A . 刺激人的眼睛、喉、鼻 B . 使汞、镉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C . 氟含量过多引起氟骨症 D . 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

二、综合题 (共14小题)

1、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Ⅰ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产生于图Ⅱ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森林被大量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各地的“防护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片乐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1)
A . 人定胜天思想 B . 人地协调论思想 C . 适应论思想 D . 环境决定论思想
(2)下列活动与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一致的是   (  )

(2)
A .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 .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 . 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 D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戏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1)
A . 史前文明时期 B . 农业文明时期 C . 工业文明时期 D . 后工业化时期
(2)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
A . 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 .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 .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 .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4、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1)
A . 人口数量的下降 B . 环境质量的改善 C . 科技的进步 D . 资源质量的提高
(2)工业文明阶段,对该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量减少 B . 因资源量减少,环境质量下降 C . 环境质量的下降引发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D . 资源量的减少刺激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3)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

(3)
A . 严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B . 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 C . 严禁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 D . 严禁使用垃圾发电
5、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1)
A . 改善环境质量 B . 人类与环境和谐统一 C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 物质资料生产
(2)由以上材料可知,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人与自然界属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 .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 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 . 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6、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思想体现了(  )

(1)
A . 环境决定论思想 B . 人类中心论思想 C . 人定胜天论思想 D . 人地协调论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2)
A . 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 . 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 . “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 . 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7、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1)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③④
(2)图中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2)
A . 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 .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 . 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 . 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8、“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依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不断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不断更新的物质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

(1)
A .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 . 人定胜天思想 C . 人地对抗性思想 D . 和谐论思想
(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

(2)
A . 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 .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 . 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 . 人地关系和谐,地理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9、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时代;人地关系思想也先后出现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人地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1)
A . 环境决定论 B . 人定胜天论 C . 天人相关论 D . 人地和谐论
(2)古时人们拜“山神”、敬“龙王”的行为,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2)
A . 环境决定论 B . 人定胜天论 C . 天人相关论 D . 人地和谐论
10、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双选)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1)
A . 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 .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 . 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 . 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
(2)工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3)简要分析工业文明时代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我国1958年大跃进时期,有报道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材料三 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目前已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

(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什么思想?

(3)你认为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1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开始征服自然的是      

(2)甲、乙、丙、丁四个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2)
A . B . C . D .
(3)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13、

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

(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

14、

灰水足迹是以现有的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的淡水水量,即将污水稀释至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所需的淡水体积。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1)据图中数据北京市1995—2009年灰水足迹的描述显示:       。

(2)1995—2009年,北京市农业部门灰水足迹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3)近年来,北京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3)
A . 工农业发展,排放的污染物增多且未处理或未达标排放 B . 北京水资源量远小于灰水足迹,生态用水不足,灰水足迹积累而导致水污染加重 C . 近年来,北京因降水偏少,故水资源不足,不能大量稀释污水 D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可解决灰水足迹与水资源量的矛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