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6小题)

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 . 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 .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 .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 .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2、影响日本部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市场 B . 劳动力 C . 环境污染 D . 内部交易成本
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


A . 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B . 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 . 转移、扩散污染 D . 减少就业机会
4、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  )

A . 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 B . 消除环境污染 C . 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 D .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5、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很大影响。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

A . 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 . 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 . 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 . 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

①劳动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④
7、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8、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 玩具制造 B . 汽车工业 C . 石化工业 D . 钢铁工业
9、2012年上半年,受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影响,安徽利用外省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是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佼佼者,全省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数量明显增加,与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不断深化,沪苏浙上半年在皖投资1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601个,到位资金1303.4亿元,同比增长22.8%,到位资金占全省53.7%。安徽省成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佼佼者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②科技进步,人才丰富③靠近沪苏浙发达地区,联系方便④区域工业化水平高,产业协作条件优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③
10、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 .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C .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D . 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11、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

①高科技产业②高耗能产业③高燃料消耗产业④高污染工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2、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


A .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 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 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 . 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1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


A . 京杭运河 B . 丹江口水库 C . 三峡水库 D . 金沙江
14、海尔集团计划2014年在日本增设第三家白色家电研发中心,这标志着海尔集团在其全球化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目前,海尔集团已经在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了18个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在日本再设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A . 降低研发费用,获取最大效益 B . 利用先进技术,降低研发费用 C . 利用先进技术,拓展日本市场 D . 塑造品牌优势,拓展日本市场
1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


A . 地下水水位上升 B . 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C . 土壤次生盐碱化 D . 长江河口海水倒灌
16、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出现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的“二次转移”,如(  )


A . 汽车制造工业 B . 普通陶瓷制造 C . 高级时装制造 D . IT软件产业

二、判断题 (共4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2、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A . 正确 B . 错误
3、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如发达地区可为落后地区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品。


A . 正确 B . 错误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1)
A . 玩具制造 B . 汽车工业 C . 石化工业 D . 钢铁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
A . 劳动力价格 B . 技术 C . 交通运输 D . 原料
2、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1)
A . 地形类型 B . 人口分布 C . 城市分布 D . 交通线路
(2)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  )

(2)
A . 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 . 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C . 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D . 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3、

下图为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示意我国在建和已建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它们分别是A:“      ”工程,B:“      ”工程的南部通道和C:“      ”工程的东部线路。

(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的      空间分布不均和      发展的不平衡。

(3)有人说A工程对东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4、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下图为“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于      分布不均匀和      的不平衡,要求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川气东送”工程干线跨越我国地势的      个阶梯,其干支线经过地区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川气东送”在选线过程中,要求对穿越障碍(如河流、铁路等)、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调查,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3)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