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共15小题)
1、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B . “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 . “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D . “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2、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南辕北辙
B . 夸父追日
C . 顺水推舟
D . 精忠报国
3、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
A . 铁管、水、空气
B . 水、空气、铁管
C . 空气、水、铁管
D . 水、铁管、空气
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 . 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5、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长征七号”
B . “天宫二号”
C . 文昌航天发射场
D . 地球
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
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 .
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C .
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 .
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7、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 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
B . 灯丝用久了变细
C .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D . 冬天窗户上的霜
8、“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9、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 . 没有熔化
B . 熔化一半
C . 熔化小于一半
D . 熔化超过一半
10、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 . km
B . m
C . cm
D . m/s
11、下列属于从传播过程减弱噪声的是( )
A . 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
B .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C . 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
D .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1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可知( )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1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85cm、3.86cm、3.8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3.85cm
B . 3.857 cm
C . 3.86cm
D . 3.4 cm
14、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
A . 熔化和液化
B . 熔化和凝固
C . 熔化和凝华
D . 熔化和汽化
15、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 . 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 . 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共6小题)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3、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 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4、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洪亮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5、严冬,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树枝上形成美丽的“雾淞”,“雾淞”属于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一辆小轿车从他身旁疾驶而过,很快消失在他的视线中。相对于远去的小轿车,小明在向 (填“前或后”)运动:他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用v1、v2表示)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2小题5分,23小题6分,24小题8分,共19分)(共3小题)
1、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 (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 (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 (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 (选填“变大”成“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 (选填“吸热”成“放热”)造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温度 ,大约持续了 min。
(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
(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
(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小天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
(2)图乙是小天三次观察温度计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1”、“2”或“3”)
(3)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小天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但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4)实验过程中,小天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得出结论:水的沸点为 ,由数据可知,烧杯内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6)小天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7)小天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
四、综合应用(25、26小题各5分,27小题6分,28小题8分,共24分)(共4小题)
1、芳芳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某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36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 1800m,从家出发骑车到书店用时 10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7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司机鸣笛后4s听到回声,求:
(1)从鸣笛到听见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s1;
(2)从鸣笛到听见回声,声音经过的路程s2;(声音的速度:340m/s)
(3)鸣笛时,汽车和山的距离s。
4、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济南 |
南京 |
苏州 |
D315 |
到站时间 |
﹣﹣﹣ |
10:54 |
14:38 |
16:22 |
发车时间 |
08:22 |
10:56 |
14:14 |
﹣﹣﹣ |
(1)求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
(2)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
①该大桥的长;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
③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