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5地理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同步检测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8小题)

1、洪水和雨涝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A . 江河上游地区 B . 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 . 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 . 降水丰富的山地
2、我国古代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A . 种类多 B . 频率大 C . 分布范围广 D . 地域差异大
3、我国古代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此回答:

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是(   )

①地震②干旱③洪涝④台风⑤风暴潮⑥火山⑦寒潮⑧泥石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⑦ D . ⑤⑥⑧
4、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 . 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 . 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 . 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 . 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5、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成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

A . 西部——牲畜——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 . 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 . 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 . 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6、

图1、图2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 . 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 . 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7、

图1、图2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 .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 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8、

读下图,回答: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 . ②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 . ③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 . ④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9、

读下图,回答:下列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①的主要原因 B . 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③的主要自然因素 C . 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⑤的主要原因 D .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④加剧的主要原因
10、

“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更明确、更全面、更务实的新思路,为我们展现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与其他地区相比,Ⅲ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 . 干旱与地震 B . 水土流失与台风 C . 洪水与盐碱化 D . 寒潮与荒漠化
11、

“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更明确、更全面、更务实的新思路,为我们展现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Ⅳ地区地形起伏大,所以多地震 B . 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海啸、泥石流、龙卷风 C . 修建水库和开采矿山都可能诱发地震 D . 震级表示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12、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回答: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 . 洪涝 B . 台风 C . 泥石流 D . 干旱
13、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回答: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4、

读下图,回答: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   )

A . 川江河段 B . 长江下游河段 C . 荆江河段 D . 金沙江河段
15、

读下图,回答: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上游支流多,呈扇形水系②流量季节变化大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人们砍伐森林,围湖造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6、

菲律宾是一个深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国家,一般登陆纬度在北纬10°以上地区,但是2011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的中心于12月16日23时40分(菲律宾时间)前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16日1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7.9度、东经126.1度,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171人。回答:下列关于“天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诱发了地震和海啸 B . 造成狂风暴雨 C . 是今年登陆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 D . “天鹰”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
17、

菲律宾是一个深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国家,一般登陆纬度在北纬10°以上地区,但是2011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的中心于12月16日23时40分(菲律宾时间)前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16日1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7.9度、东经126.1度,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171人。回答:“天鹰”造成特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其原因可能是(   )

①是超强台风②泥石流③特大暴雨④登陆位置较常年异常⑤白天登陆而非夜晚登陆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18、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

A . 陡峻的沟谷山坡 B . 平原地区 C .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 . 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材料二据统计,图中A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较多。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什么类型,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甲、乙两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试说明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

(5)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

2、

下图是2012年2月中国月平均气温距平(℃)等值线与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2012年2月我国低温灾害区域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2012年2月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3、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的依据是      :其中Ⅲ是      灾害带,V是      灾害带。

(2)在Ⅳ灾害带中,灾害类型多样,危害后果比较严重。其原因有                  。在该灾害带中,比较突出的灾害有:内蒙古的      、黄土高原的            灾害,西南地区的                  灾害。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地质和气象灾害频发的原因。

4、

读我国部分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回答下列问题。

(1)此区域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有                  

(2)此区域既是我国      灾多发区,又是我国      灾害集中区。

(3)形成(2)题中两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

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上图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      

(3)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等,台风主要发生在      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选修5地理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同步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