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5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检测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

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中①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 . 滑坡、泥石流 B . 寒潮、荒漠化 C . 台风、暴雨 D . 洪涝、水土流失
2、

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

A . ②⑤ B . ④③ C . ⑥② D . ③⑦
3、

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 . 平原地区 B . 河流中下游地区 C . 湿润地区 D . 外流区
4、

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 . 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 C . 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D .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
5、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表,回答: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


1948年

1958年

1971年

1977年

1984年

1997年

湖泊面积(km2)

4350

3141

2820

2740

2691

2145

容积(亿m3)

293

228

188

178

174

150

①泥沙淤积②气候变暖③南水北调④围湖造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6、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表,回答: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

表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


1948年

1958年

1971年

1977年

1984年

1997年

湖泊面积(km2)

4350

3141

2820

2740

2691

2145

容积(亿m3)

293

228

188

178

174

150

A . 水体富营养化 B . 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 . 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 . 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7、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年降水量________之间,降水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

A . 300mm~450mm B . 300mm~530mm C . 450mm~530mm D . ≥450mm
8、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降水侵蚀力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 B . 年降水量超过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 C . 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之后树木才迅速生长 D . 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水侵蚀力的大小
9、读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年代

项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灾人口

(万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受灾农田

(万公顷/年)

18.1

43.9

53.7

82.0

89.1

A . 寒潮灾害频繁 B . 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C . 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D . 季风环流改变
10、读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项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灾人口

(万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受灾农田

(万公顷/年)

18.1

43.9

53.7

82.0

89.1

A . 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 B . 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 C . 位于东南沿海,地形雨较多 D . 地势低、河流多,易成洪涝
11、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气象专家说,此次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

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强冷空气南侵 B . 冷锋南下 C . 气旋过境 D . 反气旋过境
12、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气象专家说,此次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

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 . 秋季和春季 B . 冬季和春季 C . 秋季和冬季 D . 初冬和秋末
13、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气象专家说,此次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

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②扬沙、沙暴天气③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4、2009年第八号台风“莫拉克”给我国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带来严重的损失,因灾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台湾更加严重,截止到8月12日,“莫拉克”台风共造成全台湾71人死亡、61人失踪、45人受伤。据此回答:

以下能反映此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15、

2009年第八号台风“莫拉克”给我国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带来严重的损失,因灾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台湾更加严重,截止到8月12日,“莫拉克”台风共造成全台湾71人死亡、61人失踪、45人受伤。据此回答:

读下图,台风“莫拉克”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   )

A . B . C . D .
16、2009年第八号台风“莫拉克”给我国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带来严重的损失,因灾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台湾更加严重,截止到8月12日,“莫拉克”台风共造成全台湾71人死亡、61人失踪、45人受伤。据此回答:

“莫拉克”带来如此严重的灾害,因它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⑥洪涝

A . ①②③⑤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
17、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 这种自然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A . 台风、洪涝 B . 寒潮、沙尘暴 C . 沙尘暴、台风 D . 干旱、洪涝
18、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 甲地受该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为盆地 B . 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 . 距离海洋较远 D . 纬度较低
19、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自然灾害是(   )

A . 水土流失 B . 滑坡、泥石流 C . 冻土 D . 火山
20、下列属于黄淮海平原主要灾害的是(   )


A . 水土流失 B . 春旱 C . 滑坡 D . 台风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

读下图,根据我国各地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试从地形与气候方面解释其原因。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3、

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4、

读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洪水灾害严重的流域有哪些?其中水文灾害多发区的是哪些地区?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其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地带是哪里,原因是什么?

5、

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Ⅰ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            ,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生物灾害主要是      

(2)Ⅱ是世界上      (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成因为      ,另一种主要灾害为      

(3)受海洋影响最强烈的是      区域(填字母),同时,本区是全国受            影响最强的地区。

(4)若说Ⅰ、Ⅱ、Ⅲ三区域共同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气象灾害,则Ⅳ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      ,具体包括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选修5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