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第15课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古代中国皇帝有“追封”的习惯,就是为自己已死的父母和几代祖先追封爵位。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第二年就追尊其早已死去多年的父亲朱五四为皇帝,并为之修建“皇陵”。该“皇陵”位于

A . 安徽凤阳 B . 江苏南京 C . 河北易县 D . 北京昌平
2、朱元璋为父亲修建了“皇陵”之后,又追尊其三代先祖为皇帝,修建了“祖陵”,“祖陵”的选址为

A . 安徽凤阳 B . 江苏盱眙 C . 钟山之阳 D . 河北遵化
3、清朝最大的帝王陵园是


A . 东陵 B . 西陵 C . 十三陵 D . 孝陵
4、在通常的情况下,帝王陵墓不论大小,都“五脏俱全”,可是建于清朝中期的慕陵却“五脏不全”,它缺少

①碑楼  ②地宫   ③华表   ④石像生   ⑤方城明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5、秦始皇陵是中国帝王中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它与明清皇陵最大的不同是

A . 地宫不同 B .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不同 C . 共用的陵墓神道不同 D . 所花费的银两不同
6、既修长城,又修紫禁城,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修陵墓的皇帝是


A . 康熙 B . 慈禧 C . 朱棣 D . 乾隆
7、在明清皇帝陵墓中,埋葬皇帝最多的陵墓群是

A . 清东陵 B . 清西陵 C . 明孝陵 D . 明十三陵
8、后人作诗云:“不修长城修行宫,避署山庄庙多重,蒙藏贵族齐来会,胜过百万虎狼兵。”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宗教政策

A . 利用宗教笼络少数民族 B . 为修寺庙,动用军队 C . 强迫少数民族宗教首领移居避暑山庄 D . 发展宗教,裁减军队
9、自康熙帝到咸丰帝,经过一百五十余年建成,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清代皇家园林是(    )

A . 圆明园 B . 颐和园 C . 万春园 D . 上林苑
10、明孝陵采取“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模式,其设计理念是

A . 注重陵主的灵魂,希望陵主死后的灵魂能像生前一样受到顶礼膜拜 B . 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C . 体现明初的强盛和繁荣 D . 体现皇恩的浩荡
11、明清时期,湖北钟祥地区远离京城,也没有人造反称帝,却出现了一座皇帝陵寝——显陵,其原因可能是

A . 该地区风光秀丽被皇帝选为陵址 B .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逃到湖北葬于钟祥 C . 该地是清王朝先祖追尊修建的帝陵 D . 明朝嘉靖帝追尊其父为皇帝,由王陵改建的帝陵
12、在颐和园的众多建筑中,被称为颐和园标志性建筑的是

A . 乐寿堂 B . 佛香阁 C . 智慧海 D . 仁寿殿
13、下列关于元朝的皇城禁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扩大太液池的范围,使北海、中海、南海连成一片 B . 在北海一带的琼华岛和海子周围修建 C . 形成了以万岁山、太液池为主的皇城禁苑 D . 古谓之囿,汉谓之苑
14、下列对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它是颐和园中的标志性建筑 B . 清朝的咸丰帝病死于此 C . 它是清朝晚期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 D . 它的建筑形状是仿照的布达拉宫
15、按皇家园林建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颐和园  ②圆明园  ③避暑山庄  ④西苑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②③①
16、清朝初年,皇帝每年秋季率大臣亲贵和八旗军兵行围射猎,这既是对清朝的军事大检阅,也是清廷加强与蒙古王公贵族密切联系的重要活动。这个活动称为

A . 行围射猎 B . 木兰秋狝 C . 诸侯会盟 D . 朝见天子
17、清朝末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海子,何日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应有”下联是:“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联中所讽之人是


A . 光绪 B . 慈禧 C . 康熙 D . 道光
18、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西藏的行政和宗教领袖,在西藏具有崇高的地位。其中班禅额尔德尼的常住寺庙在


A . 拉萨 B . 林芝 C . 日喀则 D . 布达拉宫
19、紫禁城的宫殿装饰仿佛是龙的世界,主要原因是


A . 皇帝被认为是“真龙天子” B . 古代人们非常崇拜龙 C . 龙能给人们带来吉祥 D . 皇帝能够代表龙的意志
20、下图是北京白石台基上的紫禁城宫殿,它最突出的特征是


A . 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 . 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 . 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气势 D . 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就是在上述的中国这个城市,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十几年前,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策划了一个……广告片。我国文物部门极力反对,但是有关领导竟然批准。这个广告片在法国某电视台仅播出十几秒,立即招来无数电话投诉,说:‘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么竞做出这种羞耻之事,拍一个广告,让汽车爬上人类共同的伟大遗产的躯体?!’电视台立即撤下这个广告片,再也不敢播放。”

——人教版教材

(1)图一所示历史遗迹在今天哪个城市?从奥运发展史角度看,它能获得2004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优势有哪些?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图二古建筑所在的城市召开,请列举出位于该城市的另外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3)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你认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材料一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是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中国官员出于礼仪,带他从外城沿着御道去晋见皇帝。当他穿过第一道城门大清门的时候,他看到了高大的红色城墙,金色的琉璃瓦,远远望见的是天安门。穿过天安门,中间是北京最高的城门午门,当你越走近午门,人显的越渺小,这时使节的心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穿过午门,远远望见的是白色的金水桥、白色的华表和金瓦红墙的端门,穿过端门,终于进入紫禁城,前面是通往太和殿的最后一道门太和门,穿过太和门之后,高高坐落在三层白色石阶上的太和殿呈现在眼前,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材料二在平津战役时,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特意通过地下党派人去询问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哪些地方需要保护,梁思成给了他们一张画满圆圈的地图,这张地图很快就挂在了作战指挥部的墙上。北平后来和平解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材料三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更因为对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1957年,47座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被拆除,如今仅有3座尚存。建国初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统计只剩下3900条左右,近一两年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30万座左右,目前仅剩约10几万座,被政府列入重点保名册的院子,只有几百个。北京永远失去了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格。被拆除的城墙位置现在是北京核心的二环路,外面已经发展到了六环了。故宫、天坛等保存完好的单项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是这些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现状又是如何呢?2007年5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近11、48万人次,超过最大容量2、3倍。

(1)根据材料一,说明故宫建筑的特点。

(2)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分析故宫的文化内涵及其反映的实质。

(3)从材料二、三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因素有哪些?

3、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于其既是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者,又在建筑设计上荟萃了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因而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啊!颐和园的景致十分灿烂,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庭院艺术在这儿找到百科大全。可以说在这园子的建造完全是为了消遣,你看它早就是供应北京城的大水库,也灌溉京西郊区一大片稻田。哪一处都贯穿着人民的智慧与血汗,也苦费了科学钻研!这也许是叶赫那拉氏一生所干的唯一好事。她并没有意识到她从覆灭的海军中。下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大花园。

——陈毅《颐和园划船》

(1)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三图说明颐和园在建筑上如何融入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

(2)读完这首诗,请你概括出颐和园具备哪些历史价值?

(3)请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描述或评价,说出颐和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

4、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

(2)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

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无疆。”

材料二云龙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原产于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村······从大石窝村到北京不50多公里,竟用了2万多民工,历时20多天,花了10多万两白银才运到。

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第15课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