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盐田区小学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9小题)

1、读下面的话,看拼音写词语。

时光的脚步不停地nuó yí      ,读过的shū jí      已经堆成了小山,一个个人物令人难忘:在科学lǐng yù      里wán qiáng      地探索、开展zhuó yǒu chéng xiào      的研究的科学家们;在白色kǒng bù      年代,受尽kǔ xíng      、被fěi tú      残暴dú dǎ      而不屈服的革命者。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人。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两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

                竭泽而          精      求精    独出心      

                脍      人口    舍本      末    无      无故

3、从《汉字书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从《朗读者》到《经典咏流传》,汉语言之美越来越深入人心。举例说说你读某一首古诗词的感受。
4、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àn)    彩(huì)    喧(huá)    千一发(jūn) B . 萎(gū)     剥(xuē)    平(mā)     不安席(qǐn) C . 蹿出(cuān)   弱(bó)     过(chuàn)  有兴趣(ráo)
5、下列对划线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养尊优(处于) B . 使弈秋二人弈(教导) C . 送客楚山孤(清晨) D . 桂花落(有空闲)
6、给下列的俗语、歇后语和名言依次填上意思相近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A . 忐忑不安    实事求是    雪中送炭    集思广益 B . 集思广益    忐忑不安    实事求是    雪中送炭 C . 集思广益    忐忑不安    雪中送炭    实事求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所写的,它属于记叙文。 B . 《凡卡》一文中,作者在凡卡写信过程中穿插了两次对乡村快乐生活的回忆,这样安排意在与现实中城里的悲惨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C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经历的几次历险不单纯是孩子的游戏,还穿插着“乔埃”这个强盗的故事。 D . 《铁道游击队》《红目》《小兵张嘎》都是革命题材小说。
8、“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呢?”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 . 我们不可能不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B . 我们绝对不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C . 我们一定会记住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9、语言积累与运用。 
(1)【以诗言志】古人常以诗言志,于谦借石灰言志:“      ,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借竹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      ”;大声高呼“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曾借落花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      。”
(2)【智者之声】古人告诫我们,少年是做学问最好的时光,切勿荒废: “少壮不努力,      。”做学问不懂就要多问,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      ?”学本领要多实践,不要空谈,正如《文心雕龙》中说的“      ,观千剑而后识器。”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他说:“守信是一项财宝,      。”
(3)【阅读感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应对,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本,举例说说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怎么应对困难的。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鲁滨逊漂流记》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童年》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___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___只有徘徊罢了___只有匆匆罢了___在八千多目的匆匆里___除徘徊外___又剩些什么呢___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给划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目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      又剩些什么呢      

(2)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③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④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作者的感慨肯定也引发了你的思考,说说你的感受。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与海》节选,有删改)

    ①太阳落下去了,夜晚来临,老人感到寒冷。他望着满天的星星,他的那(zhǎn  zǎn)哈瓦那鱼灯也不像从前那么亮了。那条鱼拖着老人的船在海上游了一夜。老人没想到,等待一场搏斗需要这么长时间。第二天,当太阳再一次升起,老人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②“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面对面地斗一斗吧。我和你谁也没有帮手,这很公平。

    ③来吧,来吧,让我看看你是谁?我知道你是谁,用你的大尾巴来拍碎我的船,用你那坚硬的长尾来刺穿我的身体吧,我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④但是它当真有这么大,这一圈兜到末了。它冒出水来,只有三十码远,老人看见它的尾巴露出在水面上。这尾巴比一把大镰刀的刀刃更高,是极淡的浅紫色,竖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它朝后倾斜着,鱼在水面下游的时候,老人看得见它庞大的身躯和周身的紫色条纹。它的脊鳍朝下耷拉着,巨大的胸鳍大张着。

    ⑤“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杀死它,就是它撕碎我。

    ⑥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做一次临死前的最后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力气,我跟你(mó  mò)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了。老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美、更沉着的鱼呢!来吧,我们都快死了,让我们看看究竟谁杀死谁?”

    ⑦那条大鱼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他游得那么快,那么有力,坚硬的长尾,就像一把利剑。

    ⑧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叉,将鱼叉举过头顶,他把鱼叉举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⑨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zhā  zhá  zā)入了大鱼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鳍在空中高过了老人的胸膛,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大鱼生机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zhā  zhá  zā),它跳出水面,跃向空中,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都展现出来。尔后,轰隆一声落入水中。

    ⑩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那条大鱼,那条他一生都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强撑着快要瘫痪的身体,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把小船拴在大鱼的身上。他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

    ⑪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了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让老人再一次战栗起来。他重新举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⑫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1)选择文中括号正确的读音。

       (zhǎn  zǎn)             (mó  mò)了

       (zhā  zhá  zā)入     挣       (zhā  zhá  zā)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疲惫不堪一一          无所畏惧一一          生机勃勃一一      

(3)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4)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请说出你自己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作文。

题目:我最欣赏的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描写对象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一句格言、一部电影等等。请通过一两个事例写出你欣赏的理由,做到有条理地写,重点部分写具体。

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和教师的名字。如须出现,请用虚构名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深圳市盐田区小学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