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灯笼》) B . 名人强词夺理 , 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C .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通的创造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D .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 , 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登勃朗峰》)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当众讲话的能力,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B .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C . 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D . 北京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式。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国际环境激变的今天,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肩负起时代赋与的使命,心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打碎阻碍前行的枷锁,在诀择面前不彷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以勇敢者的姿态,肩负使命,锐意进取。

(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肩负使命,锐意进取。

(2)给文段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改为      

三、句子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四、名著阅读(共1小题)

1、走近名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他。然而A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本文段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选段中的“A”是      (人物),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201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七十华诞。学校准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小明向你请教撰写演讲稿的技巧。你会给小明提供哪些写作技巧,帮他写好演讲稿?(至少说出三点)
(3)学校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校团委书记李勇负责通知全校学生参加。根据通知的写作要求,请你代他拟写一则通知。
(4)小宇作为选手,对参加演讲信心不足。你会用怎样的话语鼓励他增强自信?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1、诗词赏析: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七、对比阅读(共1小题)

1、古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 , 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 , 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大须学问:很应该学习与询问。②向:过去,从前。③群凶:指当时各地动乱,④戎事:战事。⑤比来:近来。比:近。⑥墙面:面对墙壁(一无所知)。⑦莅事惟烦:处理事情只会麻烦。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知其      

②不读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八、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回答后面小题

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①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

    ②古人为何选择九月初九作为节日?又为什么称为“重阳”?从现存的文献看,《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为重要的数字。它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同时,九又与“久”同音,寓意健康长久。而且秋季又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④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就已经提到。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专家认为,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由于年代久远,重阳节的形成已不可考,对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先秦之前的丰收祭天,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大火仪式。

    ⑤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西汉《西京杂记》中贾佩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古,莫知其由。”相传自此时起,重阳节有了求寿之俗。到三国,魏文帝曹丕给钟繇的信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过重阳节的习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颇为盛行。

    ⑥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已为民间普遍重视。西晋周处所编的《风土记》曰:“九月九日……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云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四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代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为方便。而赏菊、饮酒的习俗,也因为当时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而为后世所熟知。

    ⑦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沿袭至今。

    ⑧至此,在节俗的发展过程中,重阳节融合了多种神秘观念及民俗因素,逐渐确定了其主题,那就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⑨虽然重阳节在古代便有祈寿的主题,但是与老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所以后世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节日内涵。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爱老的新主题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

    ⑩两千多年来,重阳节从简单的自然时令演变成今天具有丰富内涵的节日,事实上讲述的正是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文章第③段中的加下划线字“极”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2019年重阳节,你居住的社区准备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现征集活动内容。请你结合从文章中获得的知识,为社区提两条活动创意。
2、阅读《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回答后面小题

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

    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因此,我们要抓住青春的每一个脚步,努力奋斗,因为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

    ②青春是活力的代名词,青年人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可能。大学毕业后放弃其他机会,选择在颐和园当个小小讲解员的“80后”姑娘韩笑,以“想给游客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求自己,把讲解工作做到极致,成了颐和园里的“金话筒”;年轻的“快递小哥”田追子,热衷钻研,发明的快递“神器”节省超七成人工,使水果寄递出港时效提升1小时。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不怕苦、青吃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③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如何度过才能给将来的自己留下充实无悔的回忆?青春之路有千万条,哪一条才能让青春绽放夺目光芒?“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更加厚重。”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在一部讲述年轻人闯荡横店的电影里,一个“老油条”给年轻的主人公传授经验,做群演,可去报个到,然后就开溜,找个比较隐蔽的地方睡觉。主人公却不以为然,“如果睡觉还不如回去,否则,来这里有什么意义?”与其埋头抱怨,不如奋起改变;与其庸庸碌碌,不如策马向前。这不正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

    ④我们必须敢于克服那些“不容易”,勇于挑战“不可能”,不怕走泥泞的道路,青春的底色才足够闪亮,青春的意义才不会褪色。事实上,无论收获如何,不管经历什么,那些与激情相伴,向着梦想曙光进发的日子,永远是人生最宝贵的记忆。即便是曾经的失败,不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吗?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终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

    ⑤还等什么?让我们的青春插上奋斗的翅膀,尽情地在空中飞翔,去谱写青春的赞歌吧!

(原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这篇文章采用的结构是      
(3)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倚门望母》,回答后面小题。

倚门望母

崔丽

    ①我回到家的时候,堂屋的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屋里有两尺,都堆在沙发边的棉花上,而母亲就在阳光边一针一线缝着小被子。

    ②母亲一听说我怀了二宝,就开始去商店里扯布,四处打听哪儿有高质量的棉花卖,张罗着给二宝做小褥子、小包被、小棉袄。一如给大宝准备的那些。

    ③我劝母亲别忙活了,商店都有卖的,去买点就行。母亲说,买的都是用丝棉做的,没有棉花穿着舒服。我继续劝说,我可以买了棉花,扯了布,去找人加工的。母亲摆摆手说,哪有我的针线活儿好。

    ④母亲执着地开始缝制起来,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我记得母亲给大宝做棉袄的时候,眼神还好,用不着老花镜。只短短三年的时间啊,我内心隐隐地酸涩起来。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大宝要上幼儿园了,母亲按照幼儿园发的被套尺寸给大宝做了被芯,并在被套上一针一线地绣上了大宝的名字,怕幼儿园老师把被子弄混了。可直到绣完才发现,被套的侧缝上有标签,可以写上大宝的姓名和所在班级。“那么大的标签我都没看见。”母亲说给我听的时候,我也哈哈大笑。不曾想,母亲眼睛花了,母亲真的老了。

    ⑤母亲专注地做着手里的活儿,仍然没有发现我在倚门望她。

    ⑥母亲微微低头,手拿着针在头发上磨了磨针尖。小时候,母亲给我纳鞋底做棉鞋时经常有这个动作,那时母亲满头乌发,油滑光亮。而现在,母亲的发根是常年的白色,虽然每月都要染发,但是白发长出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发根向发尾延伸,依次是白色、灰色、黑色,像一面斑驳的老墙。母亲的发量也越来越少,头顶越来越稀疏,露出了灰白色的头皮。岁月是最残酷的。

    ⑦母亲的手变得又粗粝又笨拙,不复往日抚上我额头时光滑细腻的触感,也没有了往日的灵巧,穿针引线、上下翻飞,我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这样形容过母亲的手:像一只高速运转的梭子。

    ⑧等阳光漏进门口只有三寸的时候,母亲才发现门边有东西挡住了她的光,她抬头向我看来,眼神有片刻的空洞,一时都没有认出我来,而我早已泪流满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的句子。

母亲的发根是常年的白色,虽然每月都要染发,但是白发长出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发根向发尾延伸,依次是白色、灰色、黑色,像一面斑驳的老墙。

(4)说说文末“我”“泪流满面”时的心理活动。(70字左右)
(5)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父母的关爱令你心酸的一个场景。

九、命题作文(共1小题)

1、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将文题“                           的故事”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难忘那迷人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