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 B . C . 温度 D . 空气
2、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


A . 地球 B . 植物 C . 太阳 D . 食物
3、“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

A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 有细胞结构 B . 能生长和繁殖 C . 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D . 体小且绿色
5、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 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6、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 胃组织和胃 B . 肝脏和心脏 C . 血液和肺 D . 血液和心脏
7、植物细胞数目增多的方式是(  )

A . 细胞生长 B . 细胞分裂 C . 细胞交换 D . 细胞分离
8、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 . 一个西瓜 B . 一粒西瓜籽 C . 一块洋葱表皮 D . 一根西瓜苗
9、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

A . 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 . 能够影响环境 C . 不能适应环境 D . 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10、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A . 细胞质 B . 线粒体 C . 细胞核 D . 叶绿体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生物圈中哪种因素(  )

A . 季节 B . C . 生物 D . 空气
13、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

A .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 杀死细胞 C . 杀灭细菌 D . 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14、洞庭湖水域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能影响环境
15、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A . 拉马克 B . 林奈 C . 达尔文 D . 哈维
16、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  )

A . 右下方 B . 右上方 C . 左上方 D . 左下方
17、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 q B . d C . b D . p
18、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A . 对光是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 . 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C . 观察使用右眼看着目镜,左眼睁开,便于画图 D .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19、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说明它(  )

A . 害羞 B . 具有应激性 C . 怕碰撞 D . 在进行呼吸
20、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 . 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 . 使叶片内的淀粉储藏到叶绿体中 C . 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藏到叶肉细胞中 D . 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21、把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争夺食物,其中一种会死亡.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捕食 C . 竞争 D . 寄生
2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 . 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 . 便于观察 C . 控制变量 D . 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23、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 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 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 .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24、储存水果、粮食、蔬菜时充加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延长储藏时间,这是因为()

A . 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呼吸作用 B . 二氧化碳可以抑制呼吸作用 C . 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 . 二氧化碳可以抑制光合作用
25、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载玻片上 D . 反光镜上
26、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氮 C . 二氧化硫 D . 一氧化碳
27、桑葚果实味甜多汁呈紫色,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时手指、舌头都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
A . 细胞壁 B . 线粒体 C . 液泡 D . 叶绿体
28、如图有一些光学显微镜的镜头,其中放大倍数最低的一组镜头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 . 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0、菊花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上已有2万多个品种.菊花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品种,是因为(  )
A . 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B . 菊花是形形色色的 C . 遗传物质不同 D . 生活环境不一样
31、下列不属于新陈代谢现象的是(  )
A . 小明妈妈脸上冒出了许多汗珠 B . 小强长长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C . 小红喝下妈妈为他准备的牛奶 D . 小张的文具盒生锈了
3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体现了(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3、在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过程中进行了5个步骤:①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开净,②把表皮放在清水中展开,③撕下一小片洋葱表皮,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⑤将表皮展平在载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  下面的步骤代码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①④③⑤ C . ③②④⑤① D . ①④③②⑤
34、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 . 蘑菇由小长大 C . 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D . 幼鳄破壳而出
35、深秋季节,树叶开始变黄,一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你观察过刚被吹落的树叶哪面朝上吗?(  )
A . 大多数正面朝上 B . 大多数背面朝上 C . 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一样多 D . 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动物细胞除了没有细胞壁外,其他结构都和植物细胞一样.(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中,目的是使细胞保持原来形态和正常的生理状态.(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也能。(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水分.(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个实验只能有一个因素不同,这两个实验一般是对照实验.(判断对错 )
A . 正确 B . 错误
8、将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最终烧掉的是无机盐,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果实和种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10、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光结束后从目镜内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填字母) (1)
A . 黑暗的 B . 彩色的 C . 略灰的 D . 白亮的
(2)观察过程中,将“10x”的物镜转换成“40x”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      ,如果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调节[      ]      
(3)这台显微镜备有目镜5x和10x,两种物镜10x和40x,使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最小的放大倍数是      倍.
2、如图是叶片表皮细胞与气孔的模式图:

(1)从图上可以发现      细胞中有叶绿体而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在叶片中还有哪些细胞含有叶绿体.答      
(2)图中      表示气孔张开,代表植物在进行      作用.
3、七年级(1)班的学生小明选用一棵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实验,实验时,发现了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能为他解答并帮助他顺利完成实验吗?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用清水漂洗d、观察颜色变化e、用酒精脱色

f、放在黑暗处一昼夜g、阳光下照射3﹣4小时

(2)经上述实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A处遮光部分的颜色是      ,原因是      

图中B处颜色是      ,原因是      

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