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河雍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8小题)
1、“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输导组织
2、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 )
A . 细胞生长
B . 细胞分裂
C . 细胞病变
D . 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
3、从结构层次上看,人比植物更复杂一些,这主要是由于( )
A . 植物的组织种类少
B .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 . 植物没有神经组织
D . 人由器官构成系统,再构成人体
4、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 . 分子、细胞、器官、组织
B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 .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 . 细胞、组织、系统
5、植物细胞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 .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B .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
C . 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D .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
6、经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体细胞与原来的细胞相同的是( )
A . 细胞体积
B . 细胞的形态
C .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D . 细胞中的物质多少
7、在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 细胞核
B . 染色体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8、在动物体内,由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胰等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组合叫( )
A . 组织
B . 器官
C . 系统
D . 细胞
9、人体的胃部能不断蠕动,使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与此功能有关的组织主要是( )
A . 上皮组织
B . 肌肉组织
C . 神经组织
D . 结缔组织
10、如图表示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
A . 可以繁殖
B . 需要营养
C . 能够生长
D . 光合作用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 . 遗传和变异
B . 生长和繁殖
C . 生活需要营养
D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3、饲养金鱼时,还可以在鱼缸中加适量水草和河泥,这样的鱼缸可以看作一个( )
A . 生物圈
B . 生态系统
C . 食物链
D . 食物网
14、在“调查校园或社区的生物种类”中,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它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 . 生物用途
B . 生活环境
C . 大小和多小
D . 形态和结构
15、如图所示,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分化
C . 细胞生长
D . 细胞变形
16、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春来发几枝
C .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 草盛禾苗稀
17、图为某生物体内生物一项生命活动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过程表示动物细胞的分化过程
B . 该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平分
C . 该过程中细胞膜﹣细胞质的变化最明显
D . 该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此过程
18、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
A . 心肌
B . 肺
C . 肝脏
D . 小肠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 、 、 、整理等四步.
2、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 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的 ,进化形成各种 .
3、人体由系统构成,写出人体内任意三个系统: 、 、 .
4、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三、解答题 (共3小题)
1、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的名称是 .
(2)观察时,先转动图中的[ ] 使[2]镜筒缓慢下降,直到[4]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换[4],这个污点均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是在[ ] 上.
2、如图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 分裂过程;图B表示 分裂过程.
(2)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先是 分裂,再 分裂.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在于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而动物细胞是 向内凹陷,形成两个新细胞.
3、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如下图所示),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并分别计数两侧的鼠妇个数,重复五次该实验,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作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4)该同学队上述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左侧(有光)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0只 |
右侧(无光)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10只 |
整理数据求得平均值,得到左侧和右侧的鼠妇数量分别是 只和 只.
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者只进行一次观察? .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