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能力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 (共8小题)

1、看拼音,把汉字正确、美观地写在横线上。

yāo  qǐnɡ

ménɡ  lónɡ

wēi  xié

piāo  miǎo

lā  jī

      

      

      

      

      

2、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亢奋(kànɡ)     机(chèn) B . 贮存(zhù)      亲(nì) C . 声(hān)      姗姗(sān) D . 徜徉(cānɡ)    入场(juà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风雨同舟    美不盛收    不落窠臼     雕梁画栋 B . 流连忘返    抑扬顿挫    振耳欲聋     无影无踪 C . 恍然大悟    兴高彩烈    百折不挠     焦躁不安 D . 张冠李戴    大病新愈    长途跋涉     不解之缘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 . 端正目的    光线强烈 C . 养成习惯    竞赛激烈 D . 树立观点    响应精神
5、用“的”“地”“得”填空。

伟岸      身躯     微弱      烛光     残酷      破坏

深情      凝望     灵活      惊人     照顾      细微

6、按要求写句子。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全体老师、班主任老师都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2)下雪了,大地银装素裹,真好看。(改为拟人句)
(3)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为反问句)
(4)你不要常说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吗?(改为陈述句)
(5)在莫高窟第二至五十七窟中,其中一组壁画描绘了九色鹿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缩句)
(6)把下列古诗、名句补充完整。

      ,快走踏清秋。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③千锤万凿出深山,      

      ,唯有蜻蜓蛱蝶飞。

⑤老师循循善诱像春雨一样,正如杜甫的诗句“            。”

⑥“                        。”这是说答应给别人的不能少,与人约好的不能变。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      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8、近段时间,新闻曾多次报道“集体结伴闯红灯”的现象。行人仗着人多,根本无视红绿灯的存在,成群结队地在红灯时强行过马路。汽车司机见了闯红灯的行人也不避让,依然从人群中穿过。面对这样不文明的现象,你想对行人和汽车司机分别说些什么呢?
(1)我想对行人说:      
(2)我想对司机说:      

二、阅读理解 (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shà  chà)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lòu  lǚ)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kuò  tián)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fò  fú)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选择文中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shà  chà)时间     一      (lòu  lǚ)

仿      (fò  fú)               (kuò  tián)静

(2)写出近义词。

恬静——            照耀——           霎时间——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诗(    ) (3)
A .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 .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 .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      ;②      ;③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

见闻广      (搏  博)         (奈  耐)      

(豪  毫)      不费力         (荧  影)      光屏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心不在焉——      

(3)作者把      比喻为      的宴席。把      比喻为      的快餐。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5)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三、习作 (共1小题)

1、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句话,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在你的生活中,给你激励、令你最难忘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请以此为中心,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把事件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二) 题目:______的我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叙事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③文中不出现真是人名、校名。45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西华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能力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