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 水能灭火,所以酒精一旦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 . 稀硫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所以盐酸滴入石蕊试液也变红色
D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
A . 颜色
B . 密度
C . 溶解性
D . 是否与水反应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生米煮成熟饭
C . 湿衣服晾干
D . 玻璃杯炸裂
4、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 . Ca
B . I
C . Zn
D . Fe
5、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D . 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B . 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C .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7、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 . 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D . 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C60
B . H
C . 2H2
D . Hg
9、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
B .
C .
D .




10、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对自来水的消毒.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1
C . +3
D . +5
11、X物质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为原料按下列反应Sb2O3+2H2O2=X+2H2O可制取X物质。试确定X的化学式( )
A . Sb2O5
B . SbO2
C . HSbO3
D . H3SbO4
12、下列有关“2CO+O2
2CO2”的质量关系,错误的是( )

A . 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 . 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 . 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 . 若5gCO和2g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选择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 |
A | CaO | CaCO3 | 稀盐酸 |
B | N2 | O2 | 灼热CuO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铁粉 |
D | CO | H2O | NaOH固体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钙原子;
(2)3个甲烷分子;
(3)4个硝酸根离子;
(4)+5价的磷元素。
2、如果用“
”表示H原子,用“
”表示Cl原子,则如图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填 “纯净物”或“混合物”)。图示的这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有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2)20℃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B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和~瓶标签不全的无色溶液B(如图l8)。小明想知道可能是什么物质,他各取少量于试管中混合,发现产生气泡;又查阅资料得知初中化学常见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铁粉和炭粉。
(1)你认为黑色粉末A是;无色溶液B是。
(2)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仪器的名称: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3)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出现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4)若要收集氢气,可以使用C或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若选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导管口通入。
3、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的操作不正确是 、
(2)用图B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因是,改进的措施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小明先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小明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与验证)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現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不成立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三 |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
pH=7 |
猜想③成立 |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MgSO4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5.8g。计算该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