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小题)
1、有学者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美洲大陆被发现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者是( )
A . 哥伦布
B . 麦哲伦
C . 迪亚士
D . 达·伽马
2、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 .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C . 中英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D . 《南京条约》的规定
3、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在根据地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作用是( )
A . 消灭地主阶级
B . 对抗国民政府
C . 改善农民生活
D . 壮大抗日力量
4、上世纪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路异常艰难,对此,北京大学王勇教授告诉《决策》:“当时中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在改革受到既得利益制约的情况下,需要寻找一个体制外的压力也就是国际经济体制给我们的压力。”这是指( )
A .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B . 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C . 加入世贸组织
D . 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5、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公田变为私田
B .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C . 国家走向统一
D . 封建制度的确立
6、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 .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
7、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为了保证平民必须具有最高权力,雅典( )
A . 实行津贴制度
B . 抽签产生官员
C . 允许妇女参政
D . 设置公民大会
二、辨析改错(8分) (共1小题)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中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屋大维连续15年当选雅典将军,执政时期雅典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3)华盛顿领导议会军击败英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4)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共2小题)
1、社会进步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只有这一制度刻意显示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哪一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为什么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两大政治运动”是指什么,它们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什么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材料都体现了人类哪些进步的思想价值观念?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共1小题)
1、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与上图所示德国疆域状况相关的两次国际会议分别是 和 。
(2)两次会议对处置德国疆域问题分别有何决策?
(3)导致德国疆域出现图一、二状况的共同因素是什么?分析两幅图反映的形势对欧洲政治局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