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等五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素质教育交流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王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 10:3 B . 3:10 C . 8:15 D . 15:8
3、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相关的现象的是(  )

A . 一叶障目 B . 镜花水月 C . 立竿见影 D . 海市蜃楼
4、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 B .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C . 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 D .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5、短跑运动员跑步的速度是36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6、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A与B B . A与C C . C与D D . B与C
8、商场内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商场内的收银员 C . 货架上的商品 D . 乘坐的观光电梯
9、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是30° B . 反射角是60° C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1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 . 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B . 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 . 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D . 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1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蒙蒙的白雾开始消散 B .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 .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3、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课桌的高度是1.5m B .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100m/s C . 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D . 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 . 蜂蜡、沥青、汞 B . 食盐、玻璃、沥青   C . 松香、蜂蜡、铜 D . 海波、铝、冰
15、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

A . 到100℃就沸腾 B . 到100℃不能沸腾; C . 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时需要       热的原理.
2、给下面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4.6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
3、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温度计的示数为      

        

4、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m;当平面镜平行于小芳左右移动时,以小芳为参照物,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立竿见影”是光沿      的结果;电影厅里的观众可从不同位置看清荧幕上的画面,则是由于光照在荧幕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
6、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小红和小明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7、站在河边看到清澈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看到的是鱼的      像和山的      像,前者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8、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约是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一列200 m长的轻轨列车,以15 m/s的速度通过2.8 km的立交桥,则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路段时,小华发现一标志牌,如图所示。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六龙镇最快需要几分钟?

四、综合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原理是      ,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BC段的平均速度vBC      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或“=”)。
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

(2)小明在准备实验时,测出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将烧杯中放入水换成了温度更高的热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选填“铁圈M”或铁圈N)位置.
(4)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温度      
(5)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带有小孔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的      (选填“a”、“b”或“c”)
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钢丝;
(3)先后用同样的力拨动丙钢丝和丁钢丝,是为了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的关系;
(4)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等五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素质教育交流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