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①妈妈为这事批评了他半天,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_________。
②事情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他还是_________,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③谁也没有想到,幼儿园分别六年后,我们竟然在同一所中学_________。
④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共1小题)
三、情景默写(共1小题)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②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乡情结。人们离开家乡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触发思乡之情也有不同的缘起。①“ , 。(《春夜洛城闻笛》)”,客居异乡的诗人听到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无尽的乡思;②“ , 。(《逢入京使》)”,远赴边塞的诗人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东望故园,怎不让人泪雨滂沱!
四、课内阅读(共1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五、课外阅读(共1小题)
示儿燕
孙枝蔚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①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② , 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选自《溉堂文集》)
【注释】①未遑:来不及。遑,闲暇。②旧窑:年深日久的陶瓷。窑,陶瓷器代称。
①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 )
②然贫家止有此器( )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他是启蒙刘慈欣科幻梦的偶像……
许旸
凭《三体》成为首位摘得世界科幻荣誉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今年春节档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如今,刘慈欣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IP,但你知道,启蒙大刘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是什么吗?
原来就是上世纪50年代引进出版的凡尔纳《地心游记》。读小学的刘慈欣从床底下将父亲的一箱书籍翻出来读,“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打开了窗户。也就是这些当时被视为‘不务正业’的闲书,一下子为我打开了广阔的世界,让我的想象飞出了乡村,飞出了中国,甚至飞出了太阳系。”刘慈欣记得,那是个很热的夏天黄昏,一口气读完《地心游记》,深受震撼;之后他又读到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科幻文学作品……
后来的故事你们也都知道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青少年时期对于经典科幻作品的大量汲取,就没有大刘日后科幻创作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说到大刘科幻启蒙第一人,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出自他手。
当然,高产并不是他唯一的标签,既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一是可怕的想象力。并不仅仅是天马行空,更在于对未来的精准预估。
回头去看凡尔纳所在的150年前的欧洲,进化论刚刚被提出,元素表还在门捷列夫的脑子里,诺贝尔还在玩火,电还没有进入工业取代蒸汽动力,更不要说各种基于电能的技术了。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啥都没有。中国那个时候在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抗击第二次鸦片战争。
但那时候凡尔纳的书里已经有了什么呢?
有伟大的潜艇鹦鹉螺号,有罗比尔的直升飞机信天翁号,有巨大的钢铁浮岛,有磁悬浮的高速铁路,有太空旅行……有些即使是10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觉得不可思议。
他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大多最终成为了现实。他的小说不仅是科学的幻想,更是科学的预言。如果不是穿越者,那只能说明,凡尔纳站在1860年代,对未来百多年科技发展,有着透彻的认知。
也难怪法国科学家奥泰胜曾说:“现代科技只不过是他的预言附之实践的过程。”
凡尔纳另一个厉害的原因在于,他有着生动的文笔。在他的书中,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原理,这个世界也不是让人恐惧的赛博朋克。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19世纪中期科技大爆炸年代那令人无比向往的热情——到天空去、到海洋去、到地心去、到宇宙去,没有任何地方能够阻挡主人公的脚步,只要我们有想去的热情。
在他的故事里,这个世界有苦难,有风险,甚至有死亡。但永远不缺少的,就是勇气,勇气是引领我们每个人投入科学之路,去探究这个世界的必须要素。
(选自《文汇报》2019年03月16日,有删改)
链接材料:
我落后尼摩船长二十步的距离,这时我看到他突然转身向我扑来,用他强有力的手将我按倒在地。同时他的伙伴也把康塞尔扑倒。起初我不知道突然袭击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看到船长也躺在我身边一动不动,才安下心来。
我平躺在地上,正好躲在一丛水藻后面。当我抬起头,就窥见两团庞然大物声势浩荡地从我跟前游过,闪着磷光。
我血管里的血都凉了!我们正躺在两只可怕的鲨鱼身下。这可是大青鲨,一种致命的食人鲨,巨大的尾巴,暗淡的眼神,口鼻部周围布满圆孔,分泌出磷光物质。这种怪兽可以用它的铁颔轻易将人搅成肉酱!我不知道康塞尔是不是还惦记着分类,但是我看着他们银白的肚皮,长满尖齿的血盆大口,一点儿科学的兴致都没有——作为弱者的恐惧远压过一个自然历史学教授的专业兴趣。
幸运的是这种食肉动物的视力不怎么样。它们径直游过,没注意到我们。棕色的鱼鳞从我们身边擦过。我们奇迹般的躲过此劫。
在鹦鹉螺号的电灯指引下,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船边。外门已经打开,我们鱼贯而入,尼摩船长最后关上舱门。然后按下按钮,我听见水泵启动的声音在船内响起,身边的水位慢慢下降,几分钟后舱内水就排空了。里面的舱门开启,我们回到军火库中。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丑娘
李兆权
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的又都改称她做“丑娘”。
娘说我是日本同中国打仗的第6个年头来到这个世上的,在娘身边我一直长到了8岁,后来才由爹送我到城里的一所小学去念书。当时我不明白丑是什么意思,因为娘待我特别好,临走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一双毛边布鞋,一个小书包,书包里除装了一支铅笔外,还塞下了满满一袋鸡蛋。我依稀记得就在她把我送到村口时,我第一次看见她流下了眼泪,泪水大滴大滴地顺着她的脸颊直落到我的小手背上。
一件事使我开始认识了我的母亲。
学校上体育课,因为舍不得穿娘做的鞋,当我把它脱下挂在凳子上时,恰巧让老师给看见了,他提过鞋左看右看,随即又把鞋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好漂亮的鞋呀!说着,又把鞋底端详了半天,数着一层一层连起来的底,足有8层之多,且针脚细密结实,靠脚掌和脚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之后,他问我:你娘一定最最漂亮吧!殊不知就在我要回答老师的问话时,同村来的一个同学抢上话头:老师,他娘不漂亮,村里人都叫她丑娘。
之后,我仿佛才知道丑是什么意思。
或许老师说的全错了,而那个同学的话是对的。我的娘确实不漂亮,黑黑的肤色,原本挽成髻的头发在解放的那年她自个改成了齐耳短发,额头上一块大大的胎记,在黝黑的脸上是这样的显眼。为此,我心里像满含着委曲,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她,更不愿把同学领到家里,只是在每次放假时呆呆的看着生我养我的她,而这时娘总是像欠账似的默默地把我揽在她胸前。临别,又拿出一双同样的毛边布鞋给我,那双分外黑亮的眼睛像是两潭水,即使漆黑的夜也能让人感到它的明亮。
许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往往需要以后才能得到公正的解释。
到60年代末,我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娘已苍老了许多,原来虽黑但还丰满的脸颊已经凹陷了下去,头发变得稀疏而花白,手背上的骨节兀突出来。看着娘养我这么大,一辈子在农村吃苦,且作为一个丑女子面对别人的嘲笑从不与人红脸,对于种种伤心话语所表现出的难能的平静,我的心在发酸。一天,当我把在外边买的几件湖蓝色起暗花的衬衣和两瓶珍贵的雪花膏给她时,她先是一惊,继而情不自禁的又像儿时一样把我拢到她的胸前,嘴里喃喃地说:要那干什么呢?娘是不配了,待以后你相上媳妇了就送给她吧。娘还说到时一定要把姑娘领回家让她看看。
我是70年代初结婚的,按照她的嘱咐。婚前几天我和爱人终于赶到家里。事前我就同爱人讲好,娘一辈子在农村,农村人显丑显老,见了面一定要多说些宽老人心的话。爱人说,谁还没有老的一天,但娘一定不丑。
到家了,不知怎么,我发现屋里空荡荡的,看着爹和弟弟的眼睛又红又肿,我一问才知道娘已在一个星期前病逝了。爹说是娘病重时交待他叫不让我们知道的,要不会冲了我们的喜。望着突然空寂和失去了生气的屋子,我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当到了娘的床前收拾她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切都是经过精心整理过的,唯见一块红绸布包放在她平时靠头的那一面,我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两双精致的毛边布鞋,一大一小,显然一双是给我的,一双是给她的儿媳妇的,看着看着,我觉得膝头一阵酸涩。扑通一声跌跪在地上,我和爱人的眼泪如泉涌般直落下来。
我想起了儿时老师说过的话:你的娘一定是最最漂亮的吧!
(选自《云南日报》,1991年07月27日)
事件 |
对母亲的认识和情感 |
8岁“我”念小学,母亲给“我”送行。 |
① |
读书时,同学公然说“我”的母亲是丑娘。 |
② |
我长大了,给母亲买礼物。 |
理解母亲的难处;怜惜 |
我带着爱人回乡,才发现母亲病逝了。 |
③ |
八、命题作文(共1小题)
请以“苦中寻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