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7第五章第四节 GIS的发展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下列关于GIS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对有关信息的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B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以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C . 在利用RS、GPS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GIS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的检测及评估预测 D .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推广。
2、在森林火灾中应用GIS技术,可以(    )。


A . 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 . 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 . 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 . 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3、下列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的有(    )。

①近20年来福建省GDP的增长情况分析

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

③福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

④近10年来三明市城区建设情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布局研究

⑤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基金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③④⑤
4、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5、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因长时间、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多个省份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为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依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


A . 全球定位系统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遥感技术 D . 地理信息技术
7、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②数字地球已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 ③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 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8、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测量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GPS+GIS B . GPS+RS C . GIS+RS D . 数字地球
9、

下图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选址的工作流程图。

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

A . 汽车加油站 B . 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 . 大型游乐园 D . 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10、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


A . 趋势分析 B . 叠图分析 C . 风险分析 D . 模式分析
11、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

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 . 遥感(RS) B .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 数字地球
12、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西藏林芝察隅的森林火灾全部扑灭。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 . 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 . 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 . 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 . 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以便于及时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订灭火方案
13、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将它用作于课题研究。

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⑤⑥ C . ⑥⑦⑧⑨ D . ⑤⑥⑦⑧
14、RS、GPS和GIS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A . 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B . 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C . 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 . 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15、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理信息技术被称为“3S”技术,即RS、GRS、GIS B .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 C .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不可以模拟特定区域事件的全过程,只能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D . 地理信息技术只能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自然环境防御和监测等
16、

下图是“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的是城区范围,监测该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RS B . GIS C . GPS D . 数字地球
17、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 B . 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C . 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 D . 该岛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8、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小题。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


A .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 . 总部调控生产 C . 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 . 研发中心创意
19、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卫星回收技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二、综合题 (共6小题)

1、2008年1月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基地综合监测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将对地球表面、二三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进行连续监测。

(1)该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地图

(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下列活动可以利用该工程来完成的是(    )。

①勘探资源 ②分析某城市道路车流量 ③发现环境异常 ④分析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2008年12月26日,山东航运公司“好客山东”号飞机于15:00由青岛飞往台北,两岸“三通”梦圆。台湾旅游资源丰富,“三通”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的热潮。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为了提高旅游观赏质量,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临行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了解。对有关资料了解可通过(    )。

(1)
A . 遥感技术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全球定位系统 D . 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
(2)请说说需要从该系统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3、2012年全国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72起、大型71起、中型377起、小型13 802起。从分布上看,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5个地区30个省(区、市)。其中,中南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数量最多,为4 651起;西南地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为223人;东北地区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为23.6亿元。从受灾对象看,农村受灾最重,发生较大地质灾害9 414起,造成247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道路、城镇、工地、学校受灾严重程度依次减轻。据此回答小题。

(1)国土资源部能及时准确掌握上述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1)
A . RS B . GPS C . GIS D . 数字地球
(2)“3S”技术除了能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还能(    )。

①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 ②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

③估算出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 ④得出灾害中伤亡的人数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针对“问题”奶粉事件,我国应用GIS对各地“肾结石”患儿汇总,在地图上进行“地点”“状况”的位置标定,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并追回问题奶粉。

(1)下列课题中,不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

(1)
A . 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 . 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 . 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 . 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
(2)互联网上的电子地图与上题中的纸质地图相比,其优点是(  )

①成本低、效益高 ②信息容量大 ③信息更新快 ④描述地物详细、准确

(2)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5、

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 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我国提出了建设“数字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数字黄河”以众多高新技术为支撑:一是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采集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基础信息;二是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传输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和水土流失治理等所需基本信息;三是数据存储及处理系统,“数字黄河”的信息是海量的,利用高容量存储和高速度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完成;四是数字模拟系统,利用优越的计算机性能和水利学、气象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对天气系统、水流及泥沙运动、生态及水环境变化等现象的实时模拟;五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内容全面的知识库,优化选择一个可行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

(1)“数字黄河”的五大技术环节是                              ,其中支持优化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的关键环节是      

(2)下列属于建设“数字黄河”的积极意义的是(多选)(  )

(2)
A . 洪水预报 B . 水量调度 C . 水质监测 D . 水土流失监测 E . 工程模拟
(3)若建立黄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你认为应该储存哪些方面的空间数据信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7第五章第四节 GIS的发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