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8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共14小题)

1、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________》。明确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明确规定了对实施欺凌行为学生的惩戒办法。据此回答小题。
(1)横线上正确的选项是(    ) (1)
A .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 . 《关于中小学生欺凌的惩戒方案》
(2)从材料对欺凌行为的界定可以看出:欺凌行为侵害了中小学生的(    )

①受教育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人格尊严权    ④财产所有权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该文件,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3)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4)为避免欺凌事件的发生,有效的做法有(    )

①同学之间要互相宽容和理解

②学校要加强管理和教育

③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从重处罚

④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4)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小题。

(1)某地(28°N,85°E)在2017年曾发生8.1级地震,甲、乙、丙、丁四图中,能准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 ) (1)
A . B . C . D .
(2)如果甲、乙、丙、丁四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2)
A . B . C . D .
3、下列有关人类早期文明和它们的重要文明成就,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和阿拉伯数字 B . 古代中国文明——分封制和星期制度 C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太阳历 D .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包括(    )

①秦朝——统一度量衡

②汉朝——建立刺史制度

③秦朝——建立郡县制

④汉朝——推行儒学教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张,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 . 胶泥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D .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
A . 进行土地改革 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2018年3月28日,金华市委书记陈龙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据此回答小题。
(1)金华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

①太平天国侍王府    ②天宁寺大殿    ③八咏楼    ④郑义门古建筑群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金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充足,农业基础深厚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利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农业

④经济发达,位居浙江省第一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坚持(    )

①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把发展经济与环境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③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④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8、小明看到同学柔弱矮小,给他起外号“豆芽菜”,这侵犯了同学的(    )
A . 姓名权 B . 名誉权 C . 荣誉权 D . 隐私权
9、下列观点与下面漫画相符的是(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

③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④公民可以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0、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有时只有“一步之遥”。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④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国建立“双一流”学科,是因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学校立德树人必须(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

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④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3、没有花篮、没有欢迎标语、没有红地毯,一次性用品减少,房间里没有摆任何水果,……党的十九大的简朴会风处处可感。节俭办会(    )

①体现了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

②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引导人们减少消费,节约资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4、近日,一档原创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火爆刷屏,一件件国宝的前世今生都非同凡响,凝结了一代代人的心血和情感,而动人的演绎让观众们共同融入历史记忆,共鸣与感动后,油然而生的是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国宝故事(    )

①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②说明了只有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推动了人们继承所有的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海拔大多在50米左右;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河流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大部分为水稻土;无霜期210~270天,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材料二:长江流域简图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正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1)根据材料一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2)请判断材料二中山脉的走向,这种走向的山脉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有什么影响?
(3)简述“黄金水道”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
2、近代以来中国人先后做过“英国梦”、“美国梦”、“俄国梦”等众多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1)请写出年代尺中的A事件及其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为实现“英国梦”和“美国梦”分别做了哪些努力?中国共产党在践行“俄国梦”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怎样的发展道路?
(3)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追梦”实践给我们哪些启示?
3、2018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阅读漫画与材料,回答问题。

(1)漫画中电商的行为侵犯消费者的哪一权利?从违反的法律角度看,这属于哪一违法行为?结合“普法小贴士”简述判断依据。
(2)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谈谈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4、2018年3月5日—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关键词。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重要契机,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体现了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哪些知识?
(2)《宪法修正案》中新增加的国家机关是什么?它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怎样?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重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革的原因。
5、全球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过程,它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始全球化】

材料一: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

【推动全球化】

材料二:技术是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革与全球化》

【顺应全球化】

材料三:2018年1月10日,欧盟大使史伟表示,欧盟正在制定欧亚大陆互联互通规划蓝图,并将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成果却惠及世界,自2013年我国提出倡议以来,目前已有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约合作。

(1)材料一中“这场交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世界不可否认地改变了”具体有哪些表现?
(2)材料二中的横线部分说明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全球化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世界各国如何更好的顺应全球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8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